[实用新型]一种浪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1828.3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5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142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中间电极 浪涌保护器 脚边 陶瓷管 圆形边 螺母 本实用新型 安装过程 标准螺杆 电极引脚 电源防护 二级电源 连接螺杆 水平控制 线路电压 压敏电阻 大电流 入口端 直击雷 雷击 夹装 螺杆 腔体 遮断 焊接 防护 隔离 | ||
一种浪涌保护器,该浪涌保护器包括两个螺杆、五个陶瓷管、三个圆形中间电极、带脚中间电极、带脚边电极和圆形边电极,所述的圆形边电极、圆形中间电极、带脚中间电极、两个圆形中间电极和带脚边电极之间依次夹装五个陶瓷管,电极和陶瓷管之间形成五个相互隔离的腔体,圆形边电极的顶部和带脚边电极的底部分别连接螺杆,带脚中间电极和带脚边电极引脚之间焊接压敏电阻。本实用新型的浪涌保护器能够承受35KA10/350us直击雷冲击,用于一级和二级电源防护,线路电压保护水平控制在1500V以下,同时雷击过后能迅速遮断3KA大电流,能够广泛用于各电源防护入口端;用标准螺杆、螺母配套使用,在安装过程方便,快捷,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电源防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设计结构气体放电管装置和压敏电阻配合组成的浪涌保护器,提高反应速度使残压减低,提高耐流能力和续流能力。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源配电柜领域,对于防雷保护电路中在3根火线到零线上分别有压敏电阻,保护火线到零线回路;但是,在户外大型配电柜上,需能承受直击雷25KA 10/350μs以上的冲击电流波形,通常压敏电阻无法承受如此大冲击,只能选用气体放电管;线路中雷击后可能会有1000A续流电流流过气体放电管,对于气体放电管续流遮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通用的气体放电管续流能力在100A左右;要满足能承受直击雷35KA 10/350μs 以上的冲击电流波形,同时3000A续流遮断能力,残压控制在1500V以下,给业界提出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防雷需35KA、10/350μs以上的冲击电流波形,同时3KA续流遮断能力问题,残压控制在1500V以下,提出一种新型浪涌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浪涌保护器,该浪涌保护器包括两个螺杆、五个陶瓷管、三个圆形中间电极、带脚中间电极、带脚边电极和圆形边电极,所述的圆形边电极、圆形中间电极、带脚中间电极、两个圆形中间电极和带脚边电极之间依次夹装五个陶瓷管,前述电极和陶瓷管之间形成五个相互隔离的腔体,所述圆形边电极的顶部和带脚边电极的底部分别连接螺杆,所述的带脚中间电极和带脚边电极引脚之间焊接压敏电阻。
进一步地,五个腔体均为气体容纳区,前述容纳区内部充有氖气,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氖气、氩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3-4:4-6;优选氖气、氩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3:6。
进一步地,圆形中间电极、带脚中间电极、带脚边电极和圆形边电极上面向腔体的一侧均设有电极发射面,电极发射面上设有若干网状凹坑,前述网状凹坑内填充有电子粉。
进一步地,网状凹坑的尺寸为:长0.3-0.7mm,宽0.3-0.7mm,深 0.15-0.25mm;优选长0.5mm,宽0.5mm,深0.2mm。
进一步地,电子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钠盐1-3份,钾盐3-9份,铯盐1-3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腔体中,相邻电极之间距离0.6mm,圆形中间电极、带脚中间电极、带脚边电极和圆形边电极均采用无无氧铜,陶瓷管采用三氧化铝陶瓷体。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管的绝缘电阻在1011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浪涌保护器能够承受35KA 10/350us直击雷冲击,可用于一级和二级电源防护,线路电压保护水平控制在1500V以下,同时雷击过后能迅速遮断3KA大电流,能够广泛的用于各电源防护入口端;用标准螺杆、螺母配套使用,在安装过程方便,快捷,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1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