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3742.4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3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青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2;B32B27/08;B32B27/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状物品 茂金属聚乙烯层 本实用新型 防静电 聚乙烯薄膜 共聚乙烯 抗静电层 改性 吸附 薄膜 低密度聚乙烯层 高密度聚乙烯层 静电产生 抗静电剂 同步运动 运输过程 静电 内层 填充 摩擦 储存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本实用新型,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层、高密度聚乙烯层和茂金属聚乙烯层,所述茂金属聚乙烯层与所包装的粉状物品相接触,茂金属聚乙烯层内还具有填充有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层。本实用新型在与粉状物品相接触的茂金属聚乙烯层中设有抗静电层,能有效防止茂金属聚乙烯层表面的静电累积,从而防止粉状物品被吸附,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防静电凹槽,这样大量的粉状物品处于防静电凹槽内,这样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位于防静电凹槽内的粉状物品与聚乙烯薄膜能保持同步运动,而不会与聚乙烯薄膜内层产生摩擦,降低了静电产生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防止粉状物品被吸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
背景技术
聚乙烯薄膜是一种常用的包装材料,但其应用在粉状物品包装时,由于粉状物品的质量普遍较小,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容易吸附在包装材料的内表面,导致使用时粉状物品无法完全取出至包装外,造成浪费。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薄膜包装结构[申请号:200920310625.2],该实用新型包括层叠在一起的至少一层茂金属聚乙烯薄膜层以及至少一层辅助薄膜层。
该实用新型适合在各种面条、食用菌类等容易受挤压变形的产品的包装上面推广使用,但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依次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层、高密度聚乙烯层和茂金属聚乙烯层,所述茂金属聚乙烯层与所包装的粉状物品相接触,茂金属聚乙烯层内还具有填充有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层。
在上述的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中,所述抗静电层中填充的抗静电剂为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
在上述的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中,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内设有一层酸性树脂层。
在上述的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中,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是酸性树脂层厚度的十倍以上。
在上述的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中,所述茂金属聚乙烯层表面具有若干个向茂金属聚乙烯层内部凹陷的防静电凹槽,所述防静电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在上述的用于粉包装的改性共聚乙烯薄膜中,所述抗静电层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且与防静电凹槽的横截面为同心圆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与粉状物品相接触的茂金属聚乙烯层中设有抗静电层,能有效防止茂金属聚乙烯层表面的静电累积,从而防止粉状物品被吸附。
2、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防静电凹槽,这样大量的粉状物品处于防静电凹槽内,这样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位于防静电凹槽内的粉状物品与聚乙烯薄膜能保持同步运动,而不会与聚乙烯薄膜内层产生摩擦,降低了静电产生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防止粉状物品被吸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低密度聚乙烯层1、高密度聚乙烯层2、茂金属聚乙烯层3、抗静电层4、酸性树脂层5、防静电凹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青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青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3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漏光功能的增光片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