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入炉对中的光纤拉丝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5864.7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7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涛;刘文早;李应剑;贾龙;杨梅;向勇;陈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25 | 分类号: | C03B37/025;C03B37/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丝炉 线光源 中心管 入炉 加热器 保温体 正中心 本实用新型 光纤拉丝炉 光纤预制棒 炉体 连通 环形加热器 一次性调节 正中心位置 对中误差 可拆卸的 馈送装置 炉体顶部 炉体内壁 竖直向上 中心设置 出炉口 同轴心 重合 减小 省力 省时 环绕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入炉对中的光纤拉丝炉,包括炉体、保温体、加热器、中心管,炉体内壁装置着保温体,保温体环绕在环形加热器的外围,在加热器的中心设置与加热器同轴心的中心管,炉体顶部设置连通中心管的入炉口,炉体底部设置连通中心管的出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炉口处可拆卸的连接有处于拉丝炉正中心的线光源,所述的线光源发出竖直向上的沿着拉丝炉正中心的光线。本实用新型利用线光源来进行光纤预制棒的定位,线光源标识出了拉丝炉正中心位置,可方便、精确的调节馈送装置使得光纤预制棒在较高的高度便与拉丝炉正中心重合,一次性调节到精确位置,减小对中误差,调节效率高、精确度高,操作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杂筛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入炉对中的光纤拉丝炉。
背景技术
光纤的制备是将光纤预制棒在馈送装置的控制下送入拉丝炉内,光纤预制棒的端头在拉丝炉内超过2000℃下熔化,粘度减小,在表面张力作用下迅速收缩变细,并由牵引装置以合适的速度及张力向下拉成细丝,最后经过冷却、涂覆与紫外固化工艺生产出光纤成品,最后通过收卷装置将光纤收纳在光纤盘上。
将光纤预制棒送入拉丝炉是光纤制备的一个关键过程,必须保障光纤预制棒处于拉丝炉的加热器的正中心,从而确保光纤预制棒受热均匀,避免出现拉丝偏心的状况,保障拉制得到的光纤的几何尺寸和光学性能。目前传统的光纤预制棒入炉对中方法是人工目测光纤预制棒与拉丝炉顶部开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光纤预制棒下端接近拉丝炉顶部开口时通过调节馈送装置来调节光纤预制棒与拉丝炉的对中性,需要频繁启停馈送装置进行反复调节,而馈送装置的启停过程存在冲击偏移,导致光纤预制棒的位置误差大,在预制棒进入拉丝炉后,如果发现存在未对中的情况,需要将光纤预制棒从拉丝炉中退出进行二次投送,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如果发现不及时还容易使光纤预制棒接触到炉壁,使预制棒表面以及炉体的内壁造成损坏,并且对中性差会出现拉丝偏心的状况,影响光纤拉丝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光纤预制棒入炉对中方法,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光纤预制棒入炉对中方法对中误差大,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入炉对中的光纤拉丝炉,包括炉体、保温体、加热器、中心管,炉体内壁装置着保温体,保温体环绕在环形加热器的外围,在加热器的中心设置与加热器同轴心的中心管,炉体顶部设置连通中心管的入炉口,炉体底部设置连通中心管的出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炉口处可拆卸的连接有处于拉丝炉正中心的线光源,所述的线光源发出竖直向上的沿着拉丝炉正中心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入炉对中的光纤拉丝炉利用沿着拉丝炉正中心发出光线的线光源来进行光纤预制棒的定位,光纤预制棒在下降过程中其尖端始终与线光源的光线重合,从而使得光纤预制棒一直沿着拉丝炉正中心下降,线光源标识出了拉丝炉正中心位置,可方便、精确的调节馈送装置使得光纤预制棒在较高的高度便与拉丝炉正中心重合,无需在光纤预制棒下端接近拉丝炉入炉口时反复启停馈送装置进行调节,通过线光源可一次性将光纤预制棒调节到精确位置,减小对中误差,确保光纤预制棒准确无误的进入拉丝炉内,调节效率高、精确度高,避免二次投送,避免光纤预制棒接触到炉壁,避免光纤预制棒受损,操作省时省力,保障光纤预制棒在拉丝炉内受热均匀,提高光纤拉丝生产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5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