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7237.7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闵海军;范巍;班景能;毛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棒 内套管 衬套 控制臂 本实用新型 外套管 安全要求 成本要求 两端螺纹 螺纹连接 脱出 车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臂衬套,其包括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第一芯棒和所述第二芯棒分别与所述内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增强了两侧芯棒与内套管的连接,降低了衬套脱出的风险。其很好地满足了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必然能形成很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臂衬套。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配件领域中,控制臂衬套是用于连接控制臂与副车架的重要零件。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臂衬套10采用分体式衬套,所谓分体式是指芯棒并非一体成型,而是由两侧芯棒及内套管连接而成。其主要由芯棒11、外套管12、橡胶13和内套管14组成。
此衬套两侧芯棒通过过盈配合与内套管连接。这种衬套工艺简单,成本低。但这种分体式的结构连接不稳定,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两侧芯棒有脱出的风险。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于研制改进一种新的控制臂衬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结构连接不稳定,存在脱出风险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臂衬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控制臂衬套,其特点在于,所述控制臂衬套包括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第一芯棒和所述第二芯棒分别与所述内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芯棒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互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芯棒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互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螺纹为右旋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为左旋外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内螺纹为右旋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为左旋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设置有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增强了两侧芯棒与内套管的连接,降低了衬套脱出的风险。其很好地满足了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必然能形成很强竞争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中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和内套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中内套管两端连接有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控制臂衬套 10
芯棒 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7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