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电站的遮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7274.8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9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吕娜娜;侯光荣;胡卓尔;张伟强;何锡辉;卢俭嫦;王霞;李宏奎;谢杰光;黄灿;戴姝;杨正挺;缪秀玲;徐鸿嘉;季元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0/08 | 分类号: | E04F10/08;E04H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板 变电站 竖向 水平式 本实用新型 遮阳结构 外窗 建筑物 水平方向设置 太阳能辐射 楼板 单独使用 节能降耗 室内空调 相向设置 高度角 通风道 斜射 遮阳 遮挡 能耗 预留 外围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的遮阳结构,包括变电站及固定于变电站上的水平式遮阳板和竖向式遮阳板;所述水平式遮阳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变电站的楼板外围;所述竖向式遮阳板与变电站的外窗相向设置且所述竖向式遮阳板与外窗之间预留有通风道。采用本实用新型,水平式遮阳板和竖向式遮阳板的组合,弥补了单独使用两种遮阳板的缺点,对遮挡中等高度角、从窗前斜射下来的阳光比较有效,遮阳效果比较均匀,可减少建筑物的室内太阳能辐射热量,降低建筑物的室内空调能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的遮阳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设行业领域发展低碳经济,实行建筑节能,推行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近几年,社会在大力提倡节能降耗,而广东地区存在季气候炎热、日照辐射强的特点,建筑遮阳设计是现代建筑节能和改善室内热舒适性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窗户遮阳无疑是建筑遮阳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窗户的外遮阳比内遮阳对减少房间的太阳辐射量更有效,建筑物窗户如果考虑合适的外遮阳措施,甚至可以减少太阳辐射热量的80%,从而可以实现降低建筑物的室内空调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由于目前变电站建筑物外遮阳设计没有任何设计标准,都是设计人员根据经验及当地建设单位运行人员的要求进行设计。建筑物建成后,也无相关的外遮阳效果检查。所有变电站建筑物外遮阳系数均不满足要求,变电站建筑物外遮阳设计停留在形式,效果不理想,需要对广东地区变电站建筑物外遮阳进行真正的规范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变电站的遮阳结构,可有效减少广东地区变电站建筑物的室内太阳能辐射热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的遮阳结构,包括变电站及固定于变电站上的水平式遮阳板和竖向式遮阳板;所述水平式遮阳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变电站的楼板外围;所述竖向式遮阳板与变电站的外窗相向设置且所述竖向式遮阳板与外窗之间预留有通风道。
进一步,所述变电站的室内采光系数不小于0.02,以保证变电站室内舒适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所述水平式遮阳板的外挑系数不大于0.8。所述外挑系数为水平式遮阳板挑出长度与水平式遮阳板至窗底部的高度之比,外挑系数越大,水平式遮阳板的遮阳效果越好。同时为使室内采光系数不小于2%,水平式遮阳板的外挑系数必须不大于0.8。
进一步,所述水平式遮阳板为钢筋混泥土板,并与变电站的楼板整体浇筑而成。钢筋混泥土板在使用年限、施工工期、成本、坚固性、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相关因素上,坚固性最强、性价比最高。
进一步,所述竖向式遮阳板的遮挡系数不大于0.6。所述遮挡系数为竖向式遮阳板的宽度与外窗宽度之比,遮挡系数越大,竖向式遮阳板的遮阳效果越好。同时为使室内采光系数不小于2%,竖向式遮阳板的遮挡系数必须不大于0.6。
进一步,所述竖向式遮阳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竖向式遮阳板上的穿孔率不小于0.2。竖向式遮阳板的穿孔率越小,室内采光系数越小,为满足室内采光系数不小于2%,竖向式遮阳板的穿孔率不小于0.2。
进一步,所述竖向式遮阳板由铝合金制成。铝合金板在开孔、施工工期、成本、坚固性、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相关因素上,具有容易开孔、方便安装、较坚固等优点,并且在综合考虑情况下,铝合金制成的竖向式遮阳板最具性价比。
进一步,所述竖向式遮阳板上设有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起支撑竖向式遮阳板的作用,通过支撑框体,所述竖向式遮阳板顶端与水平式遮阳板固接,所述竖向式遮阳板底端与地面或水平式遮阳板固接。
进一步,所述变电站的外窗两侧设有垂直于变电站的墙体的侧向式遮阳板。所述侧向式遮阳板能遮挡水平式遮阳板与竖向式遮阳板所不能遮挡的少许角度光线,在满足室内采光系数不小于0.02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变电站的遮阳结构的遮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7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