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桩围堰的悬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7382.5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0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尧;张嘉健;万日金;颜苓;何德华;董志杰;陈建宁;梁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8 | 分类号: | E02D15/08;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檩 贝雷架 钢板桩围堰 悬吊系统 钢平台 工字钢 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 吊挂装置 加工平台 对称 千斤顶 安全环保 钢筋吊杆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依次设置 钢护筒 预留的 桩基础 吊接 横设 组设 平行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桩围堰的悬吊系统,包括若干根第一工字钢、围檩以及若干组设于钢平台上方且沿围檩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吊挂装置,若干根所述第一工字钢平行穿设在钢平台下方的两个对称第二贝雷架的空隙之间以形成临时加工平台,所述围檩设于临时加工平台上;所述吊挂装置包括第一贝雷架、对称设于第一贝雷架两端的两个支撑座以及设于支撑座上的千斤顶,所述第一贝雷架横设于钢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围檩上方;所述支撑座通过若干个钢筋吊杆与设于所述围檩下的第一工字钢吊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板桩围堰的悬吊系统,其无需使用前期施工桩基础预留的钢护筒,从而减少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更为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桩围堰的悬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路桥建设施工中,跨河桥梁水中桩基承台的施工可分为围堰现浇法施工和预制安装法施工两类,其中绝大数的水中承台采用的是围堰现浇法施工,所用围堰通常采用钢板桩围堰等。但由于常规的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由于围堰整体稳定性较差,适用性受到水深的限制,同时围檩和内支撑的构件的焊接质量不容易保证,围堰施工风险较大,因此现有技术采用钢板桩围堰逆作法进行施工,如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的主题名称为“钢板桩围堰结构及其逆做法施工方法”的专利文献,公开了采用了逆做法进行钢板桩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通过充分利用水中桩基钢护筒,使用千斤顶、上下限位螺帽,实现对围檩的间断性下方,避免了整体钢围檩或钢套箱预制需要大规模的预制场地,节约了吊装成本,但这种施工方法所存在的缺点在于需要利用前期桩基础施工时留于现场的钢护筒作为后期钢围檩及内撑体系施工的吊挂系统及支托系统平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板桩围堰的悬吊系统,其无需使用前期施工桩基础预留的钢护筒,从而提高钢护筒的周转次数,减少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更为安全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板桩围堰的悬吊系统,包括若干根第一工字钢、围檩以及若干组设于钢平台上方且沿围檩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吊挂装置,若干根所述第一工字钢平行穿设在钢平台下方的两个对称第二贝雷架的空隙之间以形成临时加工平台,所述围檩设于所述临时加工平台上;
所述吊挂装置包括第一贝雷架、对称设于第一贝雷架两端的两个支撑座以及设于支撑座上的千斤顶,所述第一贝雷架横设于钢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围檩上方;所述支撑座通过若干个钢筋吊杆与设于所述围檩下的第一工字钢吊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挂装置的数量为3组,所述吊挂装置沿围檩长度方向依次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顶板,所述千斤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支撑顶板之间,且所述支撑顶板通过若干个钢筋吊杆与设于所述围檩下的第一工字钢吊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设于钢平台上,所述第一贝雷架横设于第二工字钢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板桩围堰的悬吊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计若干根所述第一工字钢平行穿设在钢平台下方的两个对称第二贝雷架的空隙之间以形成临时加工平台,所述围檩设于所述临时加工平台上;若干组吊挂装置设于钢平台上方且沿围檩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吊挂装置包括第一贝雷架、对称设于第一贝雷架两端的两个支撑座以及设于支撑座上的千斤顶,所述第一贝雷架横设于钢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围檩上方;所述支撑座通过若干个钢筋吊杆与设于所述围檩下的第一工字钢吊接;从而在深水中采用钢板桩围堰逆作法的施工过程中利用所述第一贝雷架作为下沉围檩结构的吊点支座,而无需利用前期施工桩基础预留的钢护筒,从而提高钢护筒的周转次数,减少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更为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板桩围堰的悬吊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7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冷却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T型铺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