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线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7454.6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余杭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体 电缆线插头 插头本体 防护壳 插片 本实用新型 复位弹簧 插口 滑动连接 依次减小 面积和 插装 触电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线插头,包括:插片和插头本体。插片固定至插头本体。电缆线插头还包括:防护壳和复位弹簧。防护壳滑动连接至插头本体,复位弹簧连接防护壳和插头本体。防护壳形成有供插片穿过的插口。插头本体包括:第一固定体、第二固定体和第三固定体。第二固定体连接第一固定体和第三固定体。插片固定至第一固定体远离第二固定体的一端。在电缆线插头的插装方向上,第一固定体的截面面积、第二固定体的截面面积和第三固定体的截面面积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线插头能够有效避免触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线插头。
背景技术
电缆线插头即电源插头,是指将电器用品等装置连接至电源的装置。传统的电源插头结构简单,在生产时脱模较慢,生产效率高。同时由于电源插头是用于电连接的装置,传统电源插头的插片外漏,在用户插拔电源插头时容易触碰插片造成触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模快、成本效率高且能够有效避免在插拔时触电的电缆线插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线插头,包括:插片和插头本体。插片固定至插头本体。电缆线插头还包括:防护壳和复位弹簧。防护壳滑动连接至插头本体。复位弹簧连接防护壳和插头本体。防护壳形成有供插片穿过的插口。插头本体包括:第一固定体、第二固定体和第三固定体。第二固定体连接第一固定体和第三固定体。插片固定至第一固定体远离第二固定体的一端。在电缆线插头的插装方向上,第一固定体的截面面积、第二固定体的截面面积和第三固定体的截面面积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形成有弹簧定位槽。复位弹簧的一端位于弹簧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防护壳形成有弹簧定位筋。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接在弹簧定位筋的外周。
进一步地,复位弹簧的数目为2。两个复位弹簧位于插片的两侧。
进一步地,防护壳包括上壳体和底盖。底盖固定至上壳体。上壳体形成有通孔。第二固定体穿过通孔。底盖形成有插口。
进一步地,在电缆线插头的插装方向上,通孔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固定体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在电缆线插头的插装方向上,第一固定体的截面面积向靠近第二固定体的方向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在电缆线插头的插装方向上,第二固定体的截面面积向靠近第三固定体的方向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在电缆线插头的插装方向上,第三固定体的截面面积向远离第二固定体的方向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底盖的厚度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将电缆线插头设计成阶梯状,使得在电缆线插头在进行加工时脱模快,生产效率高。并且在插头外设计有防护壳,在插拔时能够避免用户接触插片,起到防触电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线插头未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缆线插头使用时的示意图。
电缆线插头100;插片10;插头本体20,第一固定体21,弹簧定位槽211,第二固定体22,第三固定体23;防护壳30,弹簧定位筋31,上壳体32,通孔321,底盖33,插口331;复位弹簧4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介绍。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电缆线插头100,包括:插片10和插头本体20。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插片10固定至插头本体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余杭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余杭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7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苹果手机单面一体头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配接端的密封型防触电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