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0661.7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宋会生;骈新春;姬长征;王榆文;王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责亚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异物检测系统 控制台 本实用新型 检测装置 汽车底盘 接收检测装置 控制检测装置 检测操作 检测信号 上行坡道 下行坡道 入口处 准确率 腔体 埋设 电线 体内 反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其包括检测平台和控制台,检测平台高于地面,其入口处设有上行坡道、出口处设有下行坡道;检测平台上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检测装置;控制台位于检测平台外侧、通过埋设的电线与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信号及控制检测装置工作。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检测操作难度,同时保证较快的检测速度和较高的检测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汽车底盘的常规异物检测,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人工目视或手持探测仪器实施。这种方案的问题是其操作难度较大、工作效率偏低、检测准确率不高。另一种是通过龙门架等升降机构将汽车抬升起来、随后工作人员走到汽车底部进行查看,这种方案的问题是检测过程中需要驾驶员首先从车上离开、造成检测过程的时间较长、同时对走到汽车下方做底盘检测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能够降低检测操作难度,同时保证较快的检测速度和较高的检测准确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能够降低检测操作难度,同时保证较快的检测速度和较高的检测准确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其包括检测平台和控制台,所述检测平台高于地面,其入口处设有上行坡道、出口处设有下行坡道;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台位于检测平台外侧、通过埋设的电线与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信号及控制检测装置工作。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汽车由上行坡道行驶到检测平台上、其底盘位于腔体正上方,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台启动检测装置,使位于腔体内的检测装置对汽车底盘进行异物检测,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台。相比于目视或手持探测仪器的实施方式其操作难度降低。相比于抬升检测的实施方式驾驶员无需离开驾驶位,其工作流程更快。
优选的是,上述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扫描仪和摄像头;所述控制台中设有扫描控制模块,比较模块和摄像控制模块;所述扫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激光扫描仪工作;所述比较模块内预存有底盘模型数据和偏差阈值、用于将激光扫描仪反馈的三维扫描数据与底盘模型数据进行比对计算、求得偏差值,并在该偏差值大于偏差阈值时激活摄像控制模块;所述摄像控制模块用于在进入激活状态时启动摄像头工作;所述控制台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播放摄像头拍摄的画面。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首先以激光扫描仪实现对汽车底盘的扫描建模,并将其与预存的底盘模型数据进行比对,当比对计算得到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偏差阈值时,即底盘基本没有异物,汽车直接通过检测;而当偏差值大于偏差阈值时,比较模块自动激活摄像控制模块,启动摄像头拍摄汽车底盘影像,由工作人员评估异物的所属材质和所处位置,以决定后续的处理方案。由此,工作人员无需对每一辆汽车的底盘情况进行影像观察,大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加速了检测过程。
更优选的是,上述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中:所述检测平台两侧还设有护栏。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防止驾驶员在上坡后驾驶失误,使汽车从两侧掉落检测平台而造成事故;同时两侧的护栏可以作为驾驶员的左右位置参照、令车体能够准确停在检测平台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汽车底盘异物检测系统中:还包括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受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分别设于检测平台两侧的护栏上;所述光电开关通过埋设的电线连接控制台、将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台。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汽车行驶到检测平台上,车身遮断了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受器之间的激光回路、从而触发光电开关。该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台,工作人员观察控制台即可了解汽车当前所处位置,无需反复在控制台和检测平台之间移动视线,优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责亚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责亚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0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