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0995.4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8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彰;黄绍光;翁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侯奇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单元 突出部 内架 外围部 镜头模块 驱动模块 金属 埋入 耐磨性 传输电流 电性连接 金属材质 塑料材质 定位柱 耐撞性 绕线柱 镜片 导通 碰触 射出 制程 驱动 塑料 暴露 | ||
一种镜头模块,包括一框架、一镜头单元以及一用于驱动该镜头单元进行相对于该框架的位移的驱动模块。该镜头单元包括一塑料材质的本体、位于本体中央的至少一镜片及一金属材质的内架。通过塑料射出埋入制程将该金属内架埋入该镜头单元上厚度较薄的一外围部中,并让该金属内架所具有的至少一突出部是暴露于该外围部外。当镜头单元进行相对于框架的位移时,于该镜头单元上可能会碰触到该框架的位置就是该多个突出部的位置。藉此,可增加该镜头单元于该外围部处的结构强度、耐撞性与耐磨性。此外,该多个突出部也可作为该驱动模块的线圈的绕线柱或定位柱,或者,也可通过将线圈电性连接于突出部而将该金属内架作为线圈导通使用以传输电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镜头模块,特别是通过塑料射出埋入制程将一金属内架嵌入一镜头单元上厚度较薄的一外围部中以增加镜头单元于该外围部处的结构强度、耐撞性与耐磨性的一种镜头模块。
背景技术
现今摄像模块的设计有越来越小型化的趋势,尤其是使用于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摄像模块,其整体外观尺寸甚至可小于(6mm)3。要在这么有限的尺寸内装设包括摄像模块的外壳、镜头、由线圈及磁石构成的音圈马达(VCM)驱动模块、容纳镜头与VCM的框架、甚至是光学影像稳定系统(OIS)等元件,可想而知地,这多个元件的各别尺寸一定也都是很微小轻薄。举例来说,其镜头外围用于设置线圈的外围部、以及该框架外周围部分的厚度通常接近或甚至小于1mm。由于镜头与框架等元件主要都是以塑料材质制成,所以摄像模块体积小型化的趋势会导致由塑料材质构成的镜头与框架等元件的结构强度降低。尤其,在镜头与框架的外围部,更会因其厚度相对更薄,而使得该部分的结构强度更显不足。况且,在驱动镜头移动以进行自动对焦(Auto-Focus)、或是驱动框架平移以进行OIS防震补偿的操作过程中,都会发生镜头撞击框架、或是框架撞击外壳的现象,且会发生撞击的位置通常恰巧就是位于结构强度相对最差的该镜头外围部与该框架外围部的位置。因此,在长期使用下,现今小型化的摄像模块便很容易发生镜头外围部或框架外围部因反复撞击摩擦而有变形、破裂或磨损的现象,进而导致摄像质量降低或甚至摄像模块损坏无法使用的缺点。因此,驱动模块的镜头需要兼顾外型结构强度与内径镜片嵌合精度条件下,选择适用的成型材料以及结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块,通过将一金属内架部分或全部嵌入一镜头单元上厚度较薄的一外围部中、或是一框架中,以增加该镜头单元于该外围部处、或是该框架的结构强度、耐撞性与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块,通过让该金属内架所具有的至少一突出部暴露于该外围部或是该框架外。当该镜头单元进行相对于该框架的位移时,于该镜头单元上可能会碰触到该框架的位置就是该多个突出部的位置。藉此,可将金属材质的该多个突出部作为镜头单元与框架两者之间的碰撞点,减少塑料件的接触,避免镜头单元与框架因碰撞而造成损坏或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块,可将驱动线圈电性连接于该金属内架的突出部,将金属内架作为线圈导通使用以传输驱动线圈所需的电流,可提高电路设计的弹性。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块包括一镜头单元,该镜头单元更包括:
一本体,以一第一材料制成,该本体具有一外围部及一中央通孔;
至少一镜片,位于该本体的该中央通孔处;由该至少一镜片可定义一光轴以供一外界光经由该光轴通过该镜头单元;以及
至少一内架,其以一第二材料制成,且该第二材料的硬度大于该第一材料的硬度;其中,至少有一部分的该至少一内架被包覆于该本体的该外围部内。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材料是塑料,该第二材料是金属。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材料是不导磁金属,该不导磁金属为以下其中之一:铜、铜合金、不锈钢、铝、铝合金、铝镁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0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二维光机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自动组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