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1117.4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4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徐业兴;何枫;刘丽;任林;赵现华;鄢凤明;郭钰龙;王次明;王晓东;王培勇;刘天亮;孙春晖;王佳宁;杜冀川;张盛;刘靖轩;张晗;刘美荣;高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层 渣线 碗部 内腔 浸入式水口 镁铝尖晶石 防絮流 内衬层 侧孔 熔融石英层 高致密 浸入式水口内腔 本实用新型 浇钢过程 中间设置 外层包 铸坯 节奏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包括碗部;碗部与本体过渡层;本体与渣线过渡层;渣线和侧孔,所述碗部下部设置有碗部与本体过渡层,所述碗部与本体过渡层下部设置有本体,所述本体中间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外部包有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外层包有高致密熔融石英层,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有本体与渣线过渡层,所述本体与渣线过渡层下部设置有渣线,所述渣线下侧设置有侧孔,所述内腔从碗部与本体过渡层下侧一直通到侧孔上侧,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与内腔的高度相同,该防絮流浸入式水口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浇钢过程中浸入式水口内腔孔径变小的问题,使浇刚节奏不会被影响,减少铸坯质量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功能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浸入式水口在连铸工段使用时主要起到导流的作用,将钢水从中间包中引流到结晶器中,但在浇铸含铝钢、铝镇静钢、低碳钢、超低碳钢及含钛钢等易絮流钢种时三氧化二铝易在水口内腔壁上附着,引起水口内腔孔径变小,在正常的浇钢过程中一般要求恒温恒拉速浇铸,若在浇钢过程中浸入式水口内腔孔径变小,就会引起水口内腔通钢量降低,进而导致拉速降低,且容易引起结晶器液面波动,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浇钢节奏还增加了铸坯质量缺陷。
目前解决浸入式水口絮流的措施主要是,在转炉工段控制转炉加铝量,在满足除氧需要的基础上,避免铝量剩余;精炼工段增加精炼时间,提高钢水温度、采用软吹氩、精炼完成适当延长钢包静放时间,确保钢水中的三氧化二铝充分上浮;在精炼工段适当的增加钙线、硅钙线喂线量,使AL2O3与CaO反应形成低熔点的12CaO.7AL2O3,改善钢水的流动性,不过钢水中的CaO也会与棒头、水口碗部料中的 AL2O3反应,形成低熔点的12CaO.7AL2O3,造成棒头及水口碗部不抗钢水冲刷,引起不控流的情况;在连铸工段提高中间包烘烤温度,在开浇前往中间包内部吹入氩气,使中间包内部的空气充分排除,避免钢水中的铝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形成三氧化二铝;在浇钢整个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铸,避免钢水与空气接触,在长水口与钢包下水口、浸入式水口与中包水口之间采用氩气密封;在中包水口或棒头采用吹氩技术,避免三氧化二铝在水口内部附着;同时在浇钢过程中保证钢水温度稳定,若钢水温度降低,采用等离子加热方式,提高钢水温度;在浇钢过程中在浸入式水口外表面包裹一层较厚的耐火纤维棉,避免在浇钢的过程中钢水经过浸入式水口时因钢水温度散失,导致三氧化二铝在水口内部上附着,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的减缓了水口絮流,延长了水口使用寿命,但都增加了钢厂生产成本,其防絮流效果都一定的限度,没有从浸入式水口本身上去解决水口内腔絮流问题。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絮流浸入式水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碗部下部设置有碗部与本体过渡层,所述碗部与本体过渡层下部设置有本体,所述本体中间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外部包有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外层包有高致密熔融石英层,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有本体与渣线过渡层,所述本体与渣线过渡层下部设置有渣线,所述渣线下侧设置有侧孔,所述内腔从碗部与本体过渡层下侧一直通到侧孔上侧,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与内腔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高致密熔融石英层厚度要求2-5mm。
进一步的,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采用单独成型技术或加套筒整体成型技术。
进一步的,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厚度要求2-7mm。
进一步的,所述镁铝尖晶石质内衬层和高致密熔融石英层采用冷等静压单独成型技术,其成型压力为20MPa-6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1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薄板坯中包水口
- 下一篇:一种有助于减少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的长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