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1527.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魏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罩 背光模组 光学模组 背板 本实用新型 显示装置 灯条组 灯条 胶层 发光二极管 灯罩侧板 内腔中 易变形 轻薄 容置 电子产品 悬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学模组及灯条组,光学模组设置于背板的内腔中,灯条组包括与背板固定连接的灯罩,灯罩的内部黏接有胶层,胶层远离灯罩的一侧黏接有灯条,灯条的发光二极管容置在光学模组与灯罩侧板形成的空间中。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通过增加灯罩提升固定强度,从而解决防止PCB轻薄悬空易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器的体积需求日趋轻薄,液晶显示器、电浆显示器及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平面显示器已渐渐成为主流,其中,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操作电压低、辐射低、耗电低、重量轻及体积小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器结构中的液晶元件本身并不发光,需要利用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一种常见的背光模组为侧光式背光模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设置于液晶显示器的侧板,此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必须经由导光板的导引,再经扩散板及反射片将光线均匀地照射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中必不可少的器件,用于为液晶面板提供光源。目前,背光模组光学元件中包括灯条、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等。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背板1′内部的中间位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射片2′、导光板4′、第一扩散片5′、第一棱镜片6′、第二棱镜片7′及第二扩散片8′,背板1′内部的侧边位置与导光板4′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灯条3′的空间,灯条3′顶部与背板1′之间放置第二反射片10′,通过将遮光胶带9′的一侧黏接在第二扩散片8′上,另一侧黏接在胶条11′上,最终与背板1’连接,PCB 13’通过螺丝12’与背板1’固定连接。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点:PCB轻薄悬空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应用防止PCB轻薄悬空易变形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光学模组,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内腔中,所述光学模组包括从所述背板内部的中间位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片、导光板、第一扩散片、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第二扩散片;
灯条组,包括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的灯罩,所述灯罩远离所述背板一侧黏接有胶层,所述灯罩接近所述背板一侧的所述背板上粘贴有灯条,所述灯条的发光二极管容置在所述光学模组与灯罩侧板形成的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光学模组包括从所述背板内部的中间位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片、导光板、第一扩散片、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第二扩散片。
优选地,所述灯条组的组数为两组,两组所述灯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相对称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灯罩的端面呈“Z”字型,所述灯罩包括依次连接的灯罩底板、灯罩侧板及灯罩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背板与所述灯罩连接板平行卡抵,所述灯罩连接板上压合PCB,所述PCB和所述灯罩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灯条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灯罩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射片。
优选地,所述灯罩底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通过遮光胶带与显示面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学模组的另外两侧分别设置有胶框。
优选地,所述背板及所述灯罩的材料为铝或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胶层为双面胶带。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具有以上特征的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1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 下一篇:一种大尺寸背光模组用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