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寰椎侧块定位神经剥离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1833.2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4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詹新立;刘冲;马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新立;刘冲;马元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段 剥离子 侧块 卡口 本实用新型 整体弯曲 剥离部 弧长 寰椎 神经 定位侧块 方向相反 卡口结构 前端设置 手术效率 周围神经 扁状 钝口 滑移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寰椎侧块定位神经剥离子。采用包括手持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一端的定位剥离部;所述的定位剥离部为扁状,前端设置一卡口结构,卡口内设置有第一弯曲段,卡口前端一侧设置第二弯曲段,卡口前端另一侧设置第三弯曲段。第一弯曲段的整体弯曲方向与第二弯曲段和第三弯曲段的整体弯曲方向相反;第一弯曲段的弧长大于第二弯曲段的弧长及第三弯曲段的弧长;第二弯曲段、第三弯曲段的前端及两侧均为钝口;第二弯曲段、第三弯曲段的前端间距为3‑10mm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方便术者快速精确的定位侧块,防止剥离子与侧块两者间滑移,护周围神经、血管。其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能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脊柱颈椎手术的寰椎侧块定位神经剥离子。
背景技术
神经剥离子为脊柱外科手术常用的医疗器械。现有的传统神经剥离子一般包括相连的手持部和操作部。操作部的前端多为扁平片状,钩状,或铲状等。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患颈部骨折、脱位、肿瘤疾病的患者,常需要行后路颈椎椎管扩大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医生在从后路对颈椎置入螺钉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寰椎置钉时,要求术者充分探查侧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将螺钉准确的从侧块特定位置及特定角度置入侧块,只有螺钉拧入的位置角度保持正确,才能达到既牢固固定、又不损伤神经和血管的目的。
在既往的手术工具应用场景中,术者往往使用传统的神经剥离子探查侧块两侧,再将神经剥离子抵在侧块上作为定位器和保护器,接着用另一只手完成置钉。但因侧块置钉点附近骨性结构呈类似柱形的结构,表面光滑,且传统神经剥离子的前端也呈弧形,同样光滑,造成在接触时两者间仅为弧顶与弧顶的点对点的小面积接合,类似人指尖对指尖般,使得手术操作时极易发生相对的滑移,操作极为不便,易造成滑移后定位不准及损伤神经组织的后果,使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增高。目前,并没有专为寰椎侧块定位设计的神经剥离子,可以快速精确的定位侧块,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同时阻止剥离子与侧块两者间出现滑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寰椎侧块定位神经剥离子,便于在寰椎手术过程中,定位寰椎侧块,探查周围组织,并利用其带有弯曲段的定位剥离部,作为卡口,将侧块结构部分包裹,实现其与侧块的紧密贴合,避免出现定位不准与滑移。同时其卡口前端两侧的圆弧结构可以避免损伤神经及血管。其各卡口限据人体解剖学确定,参考国人寰椎侧块中部宽度、寰椎上下关节面横径设计,也可选择范围内不同的间距、弧度,以达到对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的患者的适配。其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术效率,降低患者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寰椎侧块定位神经剥离子,包括手持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一端的定位剥离部;其特征在是,所述的定位剥离部为扁状,前端设置一卡口结构,卡口内设置有第一弯曲段,卡口前端一侧设置第二弯曲段,卡口前端另一侧设置第三弯曲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整体弯曲方向与第二弯曲段和第三弯曲段的整体弯曲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弧长大于第二弯曲段的弧长及第三弯曲段的弧长。
优选地,所述第二弯曲段、第三弯曲段的前端及两侧均为钝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弯曲段、第三弯曲段的前端间距为3mm至1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寰椎侧块定位神经剥离子便于在颈椎手术,特别是寰椎手术中,定位侧块,探查周围组织,并利用其一端的带有弯曲段的定位剥离部,作为卡口,将侧块结构部分包裹,实现其与侧块的紧密贴合,避免出现定位不准与滑移。同时其卡口前端两侧的圆弧结构可以避免损伤神经及血管。其各卡口限据人体解剖学确定,参考国人寰椎侧块中部宽度、寰椎上下关节面横径设计,也可选择范围内不同的间距、弧度,以达到对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的患者的适配。其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术效率,降低患者手术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新立;刘冲;马元,未经詹新立;刘冲;马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1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动力系统固定架
- 下一篇:一体化简易单孔腹腔镜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