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桩帽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3651.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7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唐进鹏;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古镇联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 桩帽 下连接部 抵接 环板 本实用新型 上连接部 底壁 通槽 种管 相抵 技术方案要点 建筑构件 局部损坏 圆周侧壁 弹性垫 内圆周 侧壁 顶壁 卡嵌 竖直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桩桩帽构造,其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桩局部易损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桩帽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与管桩卡嵌配合的通槽,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之间设置有抵接环板,所述通槽的圆周侧壁与桩帽的内圆周侧壁相抵,所述管桩的顶壁与抵接环板的底壁相抵,所述抵接环板的底壁上设置有弹性垫。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降低管桩局部损坏可能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管桩桩帽构造。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自90年代初由日本引进到我国后,由于其具有质量可靠,工程造价便宜,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大江南北得到迅速推广。桩基施工时通常采用打桩机将管桩打入地下或静力压入,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经常有打破桩头、桩外部砼局部脱落等现象,为克服上述现象,目前常采用带桩帽的预应力管桩,发挥桩帽的刚性板作用,增强管桩承载力。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2823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管桩桩帽构造,包括桩帽和管桩,桩帽设置在管桩上部的外围,桩帽中加设有方形钢筋笼,方形钢筋笼的边长为管桩直径的两倍。通过在管桩上部设置加大尺寸的桩帽,增大其有效支撑面积,提高承压强度。
但是,上述管桩桩帽构造管桩和桩帽之间的连接强度有限,当桩帽受到外力作用时,桩帽相对管桩发生移动,使得管桩受力不均匀,易造成局部破坏,该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桩桩帽构造,其具有降低管桩局部损坏可能性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桩桩帽构造,包括管桩和设置在管桩顶部的桩帽,所述桩帽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与管桩卡嵌配合的通槽,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之间设置有抵接环板,所述管桩的外圆周侧壁与通槽的圆周侧壁相抵,所述管桩的顶壁与抵接环板的底壁相抵,所述抵接环板与管桩之间设置有弹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管桩与桩帽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单位面积上管桩的受力减小,增强了管桩对桩帽的支撑作用,减小了桩帽对管桩的压力。利用管桩顶壁与抵接环板底壁之间的弹性垫作为缓冲,减小管桩与抵接环板之间的刚性碰撞,从而降低管桩顶端损坏的可能性。利用抵接环板与管桩相抵接,一方面避免了通过开孔连接管桩和桩帽,从而减小了应力集中,另一方面使桩帽与管桩位置相对稳定,使管桩受力均匀,进一步降低了管桩局部破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内均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由纵向钢筋和环形钢筋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帽由混凝土制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是抗拉强度很低,利用钢筋笼可以增强桩帽的抗拉强度,从而提高了桩帽的结构强度,避免桩帽的变形导致管桩局部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环板内设置有由钢筋水平方向纵横排布构成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钢筋笼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抵接环板与下连接部和上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抵接环板在与管桩之间发生相互力的作用时,减小了抵接环板损坏的可能性,从而增强了桩帽与管桩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环板内侧壁相对的两侧钢筋连为一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抵接环板的抗拉强度,从而提高了桩帽的结构强度,避免桩帽的变形导致管桩局部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部顶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抵接环板相通,所述上连接部顶壁上水平方向设置有承载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水平的承载板使得管桩顶部受力均匀,管桩能够竖直向下移动,保证了打桩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古镇联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古镇联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3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干挖成孔护筒定位的液压抱箍
- 下一篇:新型边坡锚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