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液体存贮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4024.7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3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李铁;马政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拓驰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8 | 分类号: | F17C3/08;F17C1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唯亚智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9 | 代理人: | 张翠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贮罐 低温液体 支腿组件 绝热层 本实用新型 真空绝热板 底封头 内容器 上支腿 外包覆 下支腿 存贮 绝热 储运过程 底部开口 顶部开口 保护层 保冷层 出液口 隔热层 包覆 错缝 封头 减小 内顶 叠加 投资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液体存贮罐,包括内容器、至少两个支腿组件和至少一层真空绝热板,内容器包括其顶部开口处和底部开口处分别设有的内顶封头和内底封头,内底封头底部开设有进/出液口,支腿组件包括上支腿、下支腿以及设置在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的隔热层,至少一层真空绝热板层层包覆并错缝叠加在内容器外形成绝热层,绝热层外包覆有保护层,至少两个支腿组件外包覆有保冷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小了存贮罐内容器所需绝热层厚度的同时,提高了存贮罐在储运过程中的绝热效果,减少了存贮罐内低温液体的损耗,降低存贮罐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低温液体存贮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存贮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液体存贮罐。
背景技术
低温液体存贮罐作为气化站、加气站、调峰站等主要储存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及工业气体行业,随着我国低温产业的不断发展,低温液体存贮罐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结构也在逐步优化,目前低温液体存贮罐的主要绝热方式为真空粉末绝热以及高真空多层绝热,采用该种绝热方式的存贮罐主要结构包括盛装低温液体的不锈钢内容器、碳钢外壳、夹层保冷材料、贮罐支腿或鞍座、管路系统及安全附件,由于内容器用来盛装低温液体,通常采用能够耐低温的奥氏体不锈钢,夹层保冷材料通常采用珠光砂粉末填充,然后进行抽真空,夹层内真空度为2-5Pa,夹层厚度为200-300mm,外层为碳钢外壳,用于盛装夹层珠光砂,保护内容器正常运行,贮罐通过支腿或鞍座的形式放置在贮罐基础上,采用地脚螺栓固定,使其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由于珠光砂绝热材料通常是在设备建造完成后进行填充,珠光砂填充时必须保持干燥,而且平时也需定期监测珠光砂夹层,防止水分进入。若密封性不好,珠光砂很容易受潮,受潮后热导率变大,绝热性能降低,内容器中低温液体蒸发量也随之增大,而且相对于一个完整的半冷冻式贮罐来讲,外罐以及珠光站占据着贮罐总重量(空重)的一半以上,是储罐建造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而且此绝热方式建造难度大,建造成本高、制造工期长,夹层内珠光砂容易出现下沉、潮湿等问题,需定期检测夹层内珠光砂性能。同时需对夹层内真空度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夹层真空度维持在2-5Pa。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减小存贮罐内容器所需绝热层厚度,降低施工建造成本及施工难度,同时能够提高贮罐在储运过程中的绝热效果,减少贮罐内低温液体的损耗,降低贮罐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低温液体存贮罐,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热层厚度小、制造难度低、绝热效果好、维护成本低的低温液体存贮罐。
本实用新型的低温液体存贮罐,包括内容器、至少两个支腿组件和至少一层真空绝热板,所述内容器包括其顶部开口处和底部开口处分别设有的内顶封头和内底封头,所述内底封头底部开设有进/出液口,所述支腿组件包括上支腿、下支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的隔热层,至少一层所述真空绝热板层层包覆并错缝叠加在所述内容器外形成绝热层,所述绝热层外包覆有保护层,至少两个所述支腿组件外包覆有保冷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包括玻璃钢和上下两层玻璃钢垫板,上层玻璃钢垫板固定在所述上支腿的底部,下层玻璃钢垫板固定在所述下支腿的顶部,所述玻璃钢通过上下两层玻璃钢垫板固定在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支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紫外光固化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冷层为柔性保冷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冷层为K-FLEX ST柔性闭孔弹性泡沫层。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绝热板的厚度为5mm~35mm。
进一步的,环绕包覆所述内容器的所述真空绝热板接缝处填充有柔性绝热材料。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拓驰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拓驰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4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罐及其预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氢燃料无人机的氢气罐自动充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