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走转运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4563.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靠 支撑座 托撑 辅助设备 支撑扶手 转运 本实用新型 向下压 支撑杆 移动 阻挡 方向移动 辅助用户 上下摆动 向上翘起 移动机构 纯机械 下端面 上端 腋下 摆动 铰接 脚部 下端 搬运 充电 节约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走转运辅助设备,包括:托撑部用于对用户的脚部进行托撑;移动机构与该托撑部连接且用于移动该托撑部移动;支撑杆位于该托撑部上方;该支撑杆的上端具有一支撑座;胸靠部的下端面与该支撑座相铰接且可相对该支撑座上下摆动;阻挡部设于该胸靠部的前端和后端的下端面上且与该支撑座相配合阻挡该胸靠部继续往该支撑座的下方摆动;支撑扶手设于该胸靠部的前端;在向下压该支撑扶手后,该胸靠部的前端随该支撑扶手向下压的方向移动,该胸靠部的后端向上翘起;腋下支撑部设于该胸靠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转运辅助设备结构简单,不需要充电使用,节约成本,纯机械完成对用户的搬运与移动,便于辅助用户行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行走转运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行走辅助设备是一种步行辅助工具,供行动不便的老人、某些半失能、失能患者与残疾人等用户使用。该行走辅助设备不仅可以辅助这些用户行走,而且可以减少护理人搬运或背负这些用户行动的工作;但是现有的行走辅助设备结构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安全系数不高,而且需要电源提供动力,消耗电能多,需要时常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不需要充电的行走转运辅助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行走转运辅助设备,包括:
托撑部,用于对用户的脚部进行托撑;
移动机构,其与所述托撑部连接且用于移动所述托撑部向任一方向移动;
支撑杆,其位于所述托撑部上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具有一支撑座;
胸靠部,其下端面与所述支撑座相铰接且可相对所述支撑座上下摆动;
阻挡部,其设于所述胸靠部的前端和后端的下端面上且与所述支撑座相配合阻挡所述胸靠部继续往所述支撑座的下方摆动;
支撑扶手,其设于所述胸靠部的前端;在向下压所述支撑扶手后,所述胸靠部的前端随所述支撑扶手向下压的方向移动,所述胸靠部的后端向上翘起;
腋下支撑部;其设于所述胸靠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腋下支撑部包括:
第一弧形腋下支撑部,其与所述胸靠部的一侧连接;
第二弧形腋下支撑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腋下支撑部连接且相对所述胸靠部的上端面向上延伸;
第三腋下支撑部,其与所述第二弧形腋下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支撑用户的腿部的支撑护垫;所述支撑护垫的中间位置向所述胸靠部的前端方向凹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胸靠部通过一连接机构铰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凸起部,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凸起部上具有一凹口;
嵌入部,其设于所述胸靠部的下端且与所述凹口相配合;
连杆,其穿过所述凸起部和嵌入部以带动所述胸靠部可相对所述支撑座上下摆动;
至少一个卡接件,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且与所述连杆连接并用于减缓所述胸靠部相对所述支撑座上下摆动的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
齿轮,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一侧且与所述连杆连接;
齿轮座,其设于所述支撑座的一侧;所述齿轮座具有一可供所述齿轮嵌入的定位凹口;所述齿轮座上设有位于所述定位凹口内壁上的定位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4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倾斜的医疗防滑腋拐杖
- 下一篇:一种儿科诊疗辅助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