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纺专用活动盖板针布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4820.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4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境泉;张永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84 | 分类号: | D01G15/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李荷香 |
地址: | 465400 河南省信阳市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梳针 针尖 倾斜部 钢丝 活动盖板 斜切面 底布 气流纺 纵向面 针布 本实用新型 纺织设备 间距均匀 间距增大 排列方式 排列形式 圆弧线状 针形结构 直径端部 穿刺 横向面 斜纹 递增 交汇 梳理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优化活动盖板的针形结构及梳针排列形式的气流纺专用活动盖板针布,包括底布和呈U字形植在底布上的梳针,位于底布上的梳针依次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梳针采用椭圆形钢丝,横向面钢丝直径粗,纵向面钢丝直径细,梳针采用斜纹的梳针排列方式,从踵面至趾面纵向梳针针尖排列由密至稀呈圆弧线状,纵向梳针针尖间距均匀递增,横向针间距增大,梳针总高H降低,第二倾斜部在纵向面钢丝直径端部的两侧面上设有斜切面,两个斜切面在第二倾斜部的端部交汇成针尖,两个斜切面中间靠近针尖的位置设有针背部,针背部呈弧形,提高针尖的穿刺能力,实现较好的梳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优化活动盖板的针形结构及梳针排列形式的气流纺专用活动盖板针布。
背景技术
气流纺纱因其使用原料差、含杂高、纺纱支数低,产量高的特点,对活动盖板针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保证梳理过程中梳针不倒伏、不乱针,又要保证梳理过程中不嵌杂、不挂花充塞,产生良好的梳理指标,目前在市场上没有一款活动盖板针布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迫切需要研发出新型的适合气流纺织特点的活动盖板针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优化活动盖板的针形结构及梳针排列形式、增强梳针的抗轧能力及梳理能力、提高排杂除杂效果的气流纺专用活动盖板针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流纺专用活动盖板针布,包括底布和呈U字形贯穿底布并植在底布上的梳针,位于底布上的梳针依次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的梳针采用椭圆形钢丝,横向面钢丝直径粗,纵向面钢丝直径细,梳针采用斜纹的梳针排列方式,从踵面至趾面纵向梳针针尖排列由密至稀呈圆弧线状,纵向梳针针尖间距均匀递增,所述的横向针间距增大至0.78㎜,梳针总高H降低至7.2㎜,下膝高h调整为4.8㎜,第一倾斜部和底布之间的植角为82°,第二倾斜部与底布之间所呈工作角减小至68°,所述的第二倾斜部在纵向面钢丝直径端部的两侧面上设置有斜切面,两个斜切面在第二倾斜部的端部交汇成针尖,所述的两个斜切面中间靠近针尖的位置设置有针背部,所述的针背部呈弧形。
所述的斜切面的长度L1为1.9-2.5㎜,针尖厚度为0.03-0.04㎜。
所述的针背部的弧长为0.6㎜。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选用耐磨合金钢丝作为梳针,增强底布及梳针的弹性增强梳理效果,延长针布的使用寿命;椭圆形钢丝,横向面钢丝直径粗,增强抗轧能力,纵向面钢丝直径细,提高针尖的穿刺能力,实现较好的梳理效果;斜纹梳针排列,横向针尖距增大,更加合理地疏通了高速梳理过程中气流及原料中杂质的排泄通道,提高梳理指标;梳针针高降低,下膝增高,植针角增大,工作角减小,一方面强化了梳针的抗轧及抗倒伏能力,避免原料差、杂质多强分梳时出现倒针、乱针,另一方面又避免纤维沉入针根底布,造成充塞;同时工作角减小又能保持梳针尖良好的纤维握持能力,防止纤维滑脱影响梳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梳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梳针的纵向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梳针的横向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梳针在底布背部的排列形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梳针在底布上部的排列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气流纺专用活动盖板针布,包括底布1和呈U字形贯穿底布1并植在底布上的梳针2,位于底布上的梳针2依次包括第一倾斜部3和第二倾斜部4,梳针2采用椭圆形钢丝,横向面钢丝直径粗,纵向面钢丝直径细,梳针2采用斜纹的梳针排列方式,从踵面至趾面纵向梳针针尖排列由密至稀呈圆弧线状,纵向梳针针尖间距均匀递增,间距差优选0.025㎜,横向针间距增大至0.78㎜,梳针总高H降低至7.2㎜,下膝高h调整为4.8㎜,第一倾斜部3和底布1之间的植角为82°,第二倾斜部4与底布1之间所呈工作角减小至68°,第二倾斜部4在纵向面钢丝直径端部的两侧面上磨出有斜切面5,斜切面5的长度L1为1.9-2.5㎜,两个斜切面5在第二倾斜部的端部交汇成针尖6,针尖6厚度为0.03-0.04㎜,所述的两个斜切面5中间靠近针尖的位置磨出有针背部7,针背部7呈弧形,针背部7的弧长为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未经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4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