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明装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7070.2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6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光影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21/02;F21V7/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筒 芯片支架 内杯 外杯 本实用新型 顶盖 明装 筒灯 强光 光源光线 亮度分布 视觉疲劳 芯片安装 端口处 端口卡 打孔 天花板 螺丝 省时 眩光 省力 柔和 锁定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明装筒灯,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吸顶盖、灯筒、芯片、芯片支架、内杯及外杯,所述灯筒的底部安装在吸顶盖上,所述芯片安装在芯片支架上,所述芯片支架安装在内杯的底部上且所述内杯设置在灯筒内部,所述外杯设置在灯筒的端口处且外杯的底部与内杯的端口卡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通过对天花板打孔后用螺丝进行锁定的繁琐操作,且安装位置可任意调整,省时省力,且光源光线的亮度分布适当,光线柔和、且无眩光,能够有效避免强光引起的视觉疲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明装筒灯,属于灯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明装筒灯能够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且明装筒灯的光源隐藏在灯体内部,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使得明装筒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的筒灯在组装时通过锁螺丝固定连接,用户在安装时十分不方便;此外,目前的明装筒灯所采用的发光方式一般是光源直接透出,这种照射方式,因为光源太强,集中性较好,具有较大的眩光值(而眩光是由于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分布不适当或亮度变化太大所产生的刺眼效应,即当人们与光源对视时,光源发出的高亮度光线会强烈刺激和伤害人的视网膜神经)。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明装筒灯,该明装筒灯结构设计合理、功能也齐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明装筒灯,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吸顶盖、灯筒、芯片、芯片支架、内杯及外杯,所述灯筒的底部安装在吸顶盖上,所述芯片安装在芯片支架上,所述芯片支架安装在内杯的底部上且所述内杯设置在灯筒内部,所述外杯设置在灯筒的端口处且外杯的底部与内杯的端口卡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新型明装筒灯还包括设置在吸顶盖和灯筒之间配合使用的吊线、拉钉和自攻螺丝,所述吊线的一端通过拉钉与吸顶盖连接,所述吊线的另一端通过自攻螺丝与灯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灯筒内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光源支架,所述光源支架顶部设有扣槽,所述内杯是设置在光源支架上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杯的端口处设有凸环,所述外杯的底部设有配合凸环使用的内环,且在所述外杯的侧壁上设有配合扣槽使用的卡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灯筒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机米孔及配合使用的机米螺丝,所述芯片支架上开设有沉头孔及配合使用的沉头螺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1)本方案通过设置的吸顶盖使得明装筒灯能够直接吸附安装在天花板上,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通过对天花板打孔后用螺丝进行锁定的繁琐操作,且安装位置可任意调整,省时省力。
(2)本方案通过对内杯、外杯的弧面结构的特殊改进,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分布适当或亮度变化适中,使光线变得柔和,且无眩光,能够有效避免强光引起的视觉疲劳。
(3)本方案延长了装饰结构和明装筒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明装筒灯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明装筒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光影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光影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7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