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两相计量标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9885.4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伟;王杰;刘灿;李高峰;于文娟;吴冠玓;李力民;孙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混合系统 计量标准 校准装置 两相 旋进漩涡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 质量流量计 控制系统 气相系统 液相系统 控制器 气量 两相计量装置 空气压缩机 水罐 标准装置 动态监测 高可靠性 计量数据 计量误差 计量装置 计算对比 气液两相 校准 高效率 混相器 离心泵 信号线 液量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计量标准装置,所述标准装置由液相系统,气相系统,气液混合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被校准装置与气液混合系统串联连接。液相系统包括水罐,离心泵,质量流量计;气相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旋进漩涡流量计;气液混合系统包括混相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信号线。通过控制器同时记录流经质量流量计的水量、流经旋进漩涡流量计的气量以及被校准装置上的气液两相计量数据,进行计算对比便可得出被校准装置的误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动态监测两相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并可对计量装置的液量误差和气量误差同时校准,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的两相计量标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两相计量装置校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油田用立式分离器、管式气液两相流量计的校准以及移动式两相计量标产车的标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气田的逐步开发,产水井数逐步增多。为摸清气井产水情况,方便取准气田动态分析资料和采取有效的排水采气措施,准确的进行气井产水量和产气量的计量尤为重要。目前,胜利油田在用的两相计量装置有立式分离器、双腔分离器计量装置、管式油井气液两相流量计、油井多相流不分气在线计量装置等,共计2200余套。
两相计量装置的技术指标有两个,即液量误差和气量误差,目前液量误差的检定/校准主要依据为JJG(石油)26-2000《油井计量分离器检定规程》,该规程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容积法测量一定时间内立式分离器的容积,是一个理想化的检定过程,仅仅反映的是装置静态的计量误差,而无法判定立式分离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计量误差。当前胜利油田没有对两相计量装置的液量误差和气量误差同时进行校准的标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液量误差和气量误差进行校准的气液两相计量标准装置以及其建立的校准系统。
本实用新型之一是提供一种气液两相计量标准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液相系统、气相系统、气液混合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液相系统包括水罐以及其出口端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水泵、液体流量计;
所述气相系统包括包括空气压缩机以及其出口端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气体流量计;
所述气液混合系统包括液气混相器,所述液气混相器的进口端通过管线分别与所述液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连接,所述液气混相器的出口端通过回流管线与所述水罐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回流管线上设有用于串联被校准装置的连接端;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信号线;所述液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上均安装有脉冲发讯器,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液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的脉冲发讯器连接,用于接收并记录液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和被校准装置的流量数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体流量计为质量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为旋进漩涡流量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质量流量计为0.2级质量流量计,所述的旋进漩涡流量计为1.0级旋进漩涡流量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泵为离心泵。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线为DN50管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相系统和气相系统上均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分别连接于液体流量计与液气混相器之间、气体流量计与液气混相器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泵与液体流量计之间的管线上设有分支连接旁通管线,所述旁通管线的出口端与与所述水罐的进口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之二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气液两相计量标准装置建立的校准系统,即将被校准装置通过连接端串联在所述回流管线上,所述被校准装置上安装有脉冲发讯器,且所述脉冲发讯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9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