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器制动电路及变频器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0752.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4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伟;吕春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3/22 | 分类号: | H02P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冬梅 |
地址: | 10001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负极连接端 正极连接端 采样模块 耗能 微处理器 制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 检测电压 通路状态 制动装置 输入端 微处理器连接 电路结构 电压转换 模块连接 模块设置 提升控制 预设电压 输出端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变频器制动电路及变频器制动装置,变频器制动电路包括: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正极连接端连接;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负极连接端连接,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采样模块用于将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之间的电压转换为检测电压;微处理器与耗能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耗能模块为通路状态,耗能模块设置于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之间;在耗能模块处于通路状态时可以降低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之间的电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结构简单,且微处理器等器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能较大提升控制回路的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变频器制动电路及变频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电网需要向用电设备的电动机等提供电压,使得电动机可以带动用电设备工作;但是例如起重设备下降等情况下,起重设备等会在惯性等作用下带动电动机转动,产生再生电能反馈到电网。在机械负载比较重、制动速度要求非常快等场合,电动机所产生的再生电能较大,可能会动电网或用电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可以通过变频器控制电路控制制动电阻消耗掉再生电能。
在现有技术中,搭建变频器控制电路时,通常采用分立式模拟元件(如电容、电阻、晶体管),搭建电源回路、采样回路等变频器制动电路,进而控制制动电阻接入电网,实现对再生电能的消耗。
然而,现有技术中控制回路的元件较多,驱动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严重依靠元器件的品质,众多的元器件特性比较容易产生差异,元器件特性的误差会导致控制精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变频器制动电路,可提升变频器制动电路中的控制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出变频器制动装置,可提升变频器制动电路中的控制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变频器制动电路包括:
一采样模块200,一微处理器300,一耗能模块400、一正极连接端110、一负极连接端120;
所述采样模块200包括: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和一第一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正极连接端110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极连接端120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300连接,所述采样模块200用于将所述正极连接端110和所述负极连接端120之间的电压转换为检测电压;
所述微处理器300还与所述耗能模块400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300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耗能模块400为通路状态;
所述耗能模块400设置于所述正极连接端110和所述负极连接端120之间,用于在所述耗能模块400处于所述通路状态时,降低所述正极连接端110和所述负极连接端120之间的电压。
变频器制动装置,包括多个任一上述的变频器制动电路20;其中,
所述多个变频器制动电路20的正极连接端之间电连接;
所述多个变频器制动电路的负极连接端之间电连接;
所述多个变频器制动电路20的微处理器之间通信连接;用于在任一所述变频器制动电路的微处理器检测到所述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多个变频器制动电路20的耗能模块均为通路状态。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采样模块、微处理器以及耗能模块的连接关系,当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之间的电压超过预设电压时,可以将耗能模块接入正极连接端和所述负极连接端间,分担部分电压,从而降低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之间的电压。且,因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结构简单,且微处理器等器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能较大提升控制回路的控制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0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