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剥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3222.X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2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泽晖新材(深圳)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1B32/19 | 分类号: | C01B32/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腔 过滤装置 研磨 研磨座 本实用新型 剥离装置 驱动机构 石墨烯 研磨轮 右侧面 左侧面 第一驱动机构 锯齿状凸起 二级粉碎 一级粉碎 震动机构 中空结构 转轴表面 搅拌杆 石墨粒 石墨 漏孔 滤网 转轴 剥离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剥离装置,包括本体、过滤装置、上搅拌腔、下搅拌腔、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第三驱动机构。本体为中空结构,过滤装置设于本体内,过滤装置将本体分为上搅拌腔、下搅拌腔;过滤装置包括震动机构及滤网。上搅拌腔内设有一转轴,转轴表面固定设有搅拌杆。上搅拌腔底部设有多个漏孔。下搅拌腔底部固定设有研磨座,研磨座左侧面、右侧面设有锯齿状凸起;下搅拌腔内左、右分别设有与研磨座的左侧面、右侧面位置对应的第一研磨轮、第二研磨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上搅拌腔进行一级粉碎研磨;通过过滤装置筛分石墨粒径,后进入下搅拌腔内进行二级粉碎研磨,进而使石墨得到充分研磨与剥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剥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石墨烯在制备过程中,经常用到对石墨进行机械剥离,再进行制备成石墨烯。其中一部分现有剥离装置在对石墨进行剥离时的质量不过关,效率低下。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剥离装置,以期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剥离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剥离装置,包括本体、过滤装置、上搅拌腔、下搅拌腔、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第三驱动机构;
所述本体为中空结构,过滤装置设于本体内,过滤装置将本体分为上搅拌腔、下搅拌腔;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震动机构及滤网;所述震动机构设于滤网上;
所述上搅拌腔内设有一转轴,转轴表面固定设有搅拌杆;所述转轴下端通过一轴承连接上搅拌腔底部,转轴上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本体顶部;所述上搅拌腔底部设有多个漏孔;
所述下搅拌腔底部固定设有研磨座,研磨座左侧面、右侧面设有锯齿状凸起;所述下搅拌腔内左、右分别设有与研磨座的左侧面、右侧面位置对应的第一研磨轮、第二研磨轮;所述第一研磨轮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的传动轴,第二研磨轮连接第三驱动机构的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分别设于本体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顶部还设有与上搅拌腔连通的进料口,本体底部左侧、右侧分别设有与下搅拌腔连通的左出料口、右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顶部还设有抽真空阀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出一种石墨烯剥离装置。石墨烯剥离装置通过设置上搅拌腔进行一级粉碎研磨;通过过滤装置筛分石墨粒径后进入下搅拌腔,下搅拌腔内设有研磨轮及研磨座,进而进行二级粉碎研磨。从而使石墨得到充分研磨与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剥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剥离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体1
进料口11
左出料口12
右出料口13
抽真空阀门14
第一驱动机构2
上搅拌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晖新材(深圳)研发中心,未经泽晖新材(深圳)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3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石墨烯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提取用固定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