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锻炼型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4041.9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2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厉燕;桑悦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H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带 康复球 按摩 锻炼 定位滑块 滑动调节 康复 腔室 限位 按摩位置 表面设置 定位卡板 患者手部 连接固定 形状一致 粘接固定 连接杆 粘扣带 穿戴 复健 面层 束带 医护 | ||
一种康复锻炼型约束带,该康复锻炼型约束带,采用将传统一体式约束带拆分成为约束带底层和约束带面层,二者形状一致,通过在二者相对应的一侧表面设置相对应的粘扣带,进行粘接固定,避免传统套设式,因患者手部蜷曲造成的穿戴困难的现象,通过在约束带底层的中部设置定位卡板进行限位基体的安装,并在限位基体的内部开设滑动调节腔室,进行定位滑块的设置,采用在定位滑块的一侧设置连接杆进行与位于约束带底层外侧的按摩康复球套的连接固定,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根据不同患者所需按摩位置的不同,沿滑动调节腔室调节按摩康复球套以及位于其内部的按摩康复球的位置,提高复健锻炼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康复锻炼型约束带。
背景技术
插管患者在术后以及治疗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拔管,导致不必要的治疗风险增加,使得护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应对患者不自觉的拔管问题,增加不必要的工作,提高工作强度,且现有绑缚带大都采用一体式的手套型结构作为约束带主体,患者由于手部蜷曲导致约束带的使用较为困难,不方便人们的使用,同时现有与约束带一体的按摩康复球位置较为固定,不便于根据患者的复健位置不同进行调整,非一体式的按摩康复球与约束带连接性较差,极容易在人们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康复锻炼型约束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锻炼型约束带,包括约束带底层、约束带面层、按摩康复球和按摩康复球套,所述约束带面层与约束带底层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间隔,所述按摩康复球套设置在约束带底层远离约束带面层的一侧,所述按摩康复球设置在按摩康复球套的内部,所述约束带面层与约束带底层均包括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其中位于约束带底层的手掌部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内部卡接固定由定位卡板,所述定位卡板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基体,所述限位基体的另一侧穿过约束带底层远离约束带面层的一侧壁到达约束带底层的外部,所述限位基体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调节腔室,所述滑动调节腔室的内部滑动卡接由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动调节腔室的侧壁到达限位基体的外部,其中连接杆位于限位基体的外部端与按摩康复球套的一侧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约束带底层与约束带面层二者相对应一侧表面的两侧边均固定安装有粘扣带,其中约束带底层与约束带面层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粘扣带粘连固定,所述约束带底层以及约束带面层二者的手腕部外部设置有多个弧形防护板,所述弧形防护板的外部绕接固定有定位绑带,所述定位绑带的外侧面设置有束带。
优选的,所述按摩康复球套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口。
优选的,所述弧形防护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约束带底层以及约束带面层二者的手腕部的外侧,所述定位绑带绕接固定在两个弧形防护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约束带面层位于手掌部的中部开设有网状观察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康复锻炼型约束带,采用将传统一体式约束带拆分成为约束带底层和约束带面层,二者形状一致,通过在二者相对应的一侧表面设置相对应的粘扣带,进行粘接固定,避免传统套设式,因患者手部蜷曲造成的穿戴困难的现象,通过在约束带底层的中部设置定位卡板进行限位基体的安装,并在限位基体的内部开设滑动调节腔室,进行定位滑块的设置,采用在定位滑块的一侧设置连接杆进行与位于约束带底层外侧的按摩康复球套的连接固定,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根据不同患者所需按摩位置的不同,沿滑动调节腔室调节按摩康复球套以及位于其内部的按摩康复球的位置,提高复健锻炼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底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面手掌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4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防坐位跌倒的约束带
- 下一篇:一种约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