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2O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5181.8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2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钟平;廖泽均;杜勇;颜家欢;欧斌;杨帅;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怡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魏敏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沉池 缺氧池 厌氧池 中间处理 回流泵 回流管 氧池 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分隔板 输水管 分隔 沿程阻力损失 距离最近 减小 连通 污水处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2O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池和二沉池,上述厌氧池与二沉池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处理池,上述中间处理池内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缺氧池和好氧池,并且上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均与上述二沉池相邻,上述厌氧池内设置有输水管,上述输水管与上述厌氧池的上部相连通,上述二沉池的底部设置有回流泵,上述回流泵上连接有回流管,并且上述回流管伸向上述缺氧池内。本实用新型将中间处理池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缺氧池和好氧池,这样能够使得缺氧池距离二沉池的距离最近,从而使得回流管的管道较短,能够减小回流泵的沿程阻力损失,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2O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A2O污水处理装置是污水处理领域中非常常用的处理装置,一般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而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中各处理池均依次设置,因此二沉池距离缺氧池的距离相对较远,而二沉池中的回流管道连接到缺氧池中的长度也较长,容易加大污泥回流的沿程阻力,造成污水处理效果较差,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2O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目前的A2O污水处理装置中二沉池距离缺氧池的距离相对较远,而二沉池中的回流管道连接到缺氧池中的长度也较长,容易加大污泥回流的沿程阻力,造成污水处理效果较差,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A2O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池和二沉池,上述厌氧池与二沉池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处理池,上述中间处理池内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缺氧池和好氧池,并且上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均与上述二沉池相邻,上述厌氧池内设置有输水管,上述输水管与上述厌氧池的上部相连通,上述二沉池的底部设置有回流泵,上述回流泵上连接有回流管,并且上述回流管伸向上述缺氧池内。
作为优选,上述输水管和回流管的位置相对,并且上述输水管和回流管的出水口均位于上述缺氧池靠近上述二沉池的一侧。
作为优选,上述厌氧池内设置有气液混合布水器,上述气液混合布水器上连接氮气管和进水管,上述进水管通过水泵连接调节池,上述厌氧池内还设置有回水管道,上述回水管道与进水管相连通并连接在上述水泵与调节池之间的进水管上。
作为优选,上述气液混合布水器包括相互连通的污水进管、进气管和出水管,上述污水尽管还与进水管相连通,上述进气管还与氮气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上述进气管的出气端还连接有两个以上的出气分管,上述气液混合布水器中的出水管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匀分布,两个以上的上述出气分管分别伸向两个以上的出水管中。
作为优选,上述水泵与调节池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上述回水管道连接在第一阀门与水泵之间,上述水泵与厌氧池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上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作为优选,上述厌氧池与第三阀门之间的回水管道、上述第二阀门与水泵之间的进水管通过分支连接管相连通,并且上述分支连接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中间处理池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缺氧池和好氧池,这样能够使得缺氧池距离二沉池的距离最近,从而使得回流管的管道较短,能够减小回流泵的沿程阻力损失,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可以使缺氧池中的污水提前混合并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池与气液混合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怡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怡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5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