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氧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5890.6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8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金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王燕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航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氧仪,包括文丘里管、加温加湿装置和氧气面罩,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端与氧气气源连通,且在连通处设有阀门,所述加温加湿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加温加湿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加温加湿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氧气面罩的进气口连通。其结构简单,设置文丘里管,使得氧气在文丘里管的出口端产生负压,并将文丘里管进口端的氧气吸入到出口端,从而增加氧气的流量,同时设置加温加湿装置对供给给患者的氧气进行加温加湿,使得患者在供氧时更加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吸氧仪。
背景技术
现在高流量的氧疗仪盛行并应用于临床,也为术后及呼吸困难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仪器设备的价格及耗材价格的昂贵,也阻碍了临床的推广。简易高流量控温吸氧仪,应用临床上常用的文丘里氧疗装置和控温的加温湿化仪相结合,达到高流量氧疗仪的效果,并减少了仪器及耗材的支出。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对于需要达到40%以上氧浓度时,氧气流量表需要换成高流量的流量表,导致设备昂贵,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利用高浓度氧(浓度超过40%)直接进行供氧,且所供氧气的温度和湿度适应患者的需求,使得患者在供氧时更舒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氧仪,包括文丘里管、加温加湿装置和氧气面罩,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端通过管路与氧气气源连通,且在两者连通的管路上设有阀门,所述加温加湿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加温加湿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加温加湿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氧气面罩的进气口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设置文丘里管,使得氧气在文丘里管的出口端产生负压,并将文丘里管进口端的氧气吸入到出口端,从而增加氧气的流量,同时设置加温加湿装置对供给给患者的氧气进行加温加湿,使得患者在供氧时更加舒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氧气面罩与所述加温加湿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设有二次加热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二次加热装置对经过加温加湿装置处理后的氧气在进入氧气面罩前进行再次加热,减少其热量散失,使其更加接近人体体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温加湿装置与所述氧气面罩之间的管路为软管,且在软管上设有三通,所述三通余下的接口与所述二次加热装置密封连接,所述二次加热装置的加热部经三通伸入到所述软管内,用以对软管内的氧气进行二次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次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控制器、加热丝、温度感应器和电源线,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并与所述三通余下的接口密封连接,所述加热丝在所述软管内沿软管的长度方向呈盘旋状分布,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三通处并经其余下接口穿入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置于所述软管内靠近所述氧气面罩的一端,且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源线位于所述壳体外,其一端穿入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用以外接电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能对供给到氧气面罩处的氧气温度进行控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软管为钢丝软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避免其因弯折而导致通气不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温加湿装置为呼吸机加温加湿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门与所述氧气气源的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流量计可及时的知晓氧气的供给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王燕,未经金王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5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防火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