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井铝合金筒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6789.2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何江;李加昌;黄旭腾;谢建刚;侯志刚;王旭;李怡;刘航;胡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0;E04G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模 筒模 框模 电梯井 角模 卡条 铝合金筒 模结构 液压杆 竖向 本实用新型 防护平台 活动连接 矩形筒体 施工安全 施工效率 相对平移 两端部 配合框 无障碍 限位翼 卡接 模架 内缩 内套 围合 位翼 洞口 拼接 升降 防护 上层 施工 应用 保证 | ||
一种电梯井铝合金筒模结构,所述筒模是由平模和角模围合拼接而成的矩形筒体模架;所述平模的端部竖向通长设有卡条;所述角模的两端部对应卡条竖向通长设有限位翼缘;所述卡条位于限位翼缘内、且两者活动连接;所述筒模内套接有框模、两者通过框模液压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筒模结构利用筒模与框模的相对平移,平模与框模的相互卡接,配合框模液压杆的使用,进而实现了平模相对于角模可以在水平方向进行内外调整,平模内缩时,可以实现筒模的无障碍升降;而平模外展时,可以实现筒模的迅速支设,施工效率高,模板支设定位准确;此外,框模顶部设有防护平台,实现了上层洞口的有效防护,保证施工安全。可广泛应用于电梯井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井施工模板。
背景技术
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每层上需要预留洞口安装电梯门,浇筑施工时,需要在井道内支设浇筑模板,但是电梯井内操作空间有限,同时,随着结构高度增加,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电梯井的施工也将影响着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目前,电梯井施工中一般需要通过操作平台进行模板支设施工,但是,由于操作空间有限,在操作平台进行模板支设难度比较大、施工效率低;模板不能快速成型、拆除,周转使用效率低,而且大量材料在有限空间内进行运输效率低;筒模的对中和垂直度也是施工中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井铝合金筒模结构,要解决筒模支设难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井铝合金筒模结构,所述筒模是由平模和角模围合拼接而成的矩形筒体模架;所述平模的端部竖向通长设有卡条;所述角模的两端部对应卡条竖向通长设有限位翼缘;所述卡条位于限位翼缘内、且两者活动连接;所述筒模内套接有框模、两者通过框模液压杆连接。卡条受到限位翼缘限制、配合框模液压杆的使用,当平模外移时,卡条顶接在限位翼缘上,完成平模与角模的拼接。
所述框模的框架包括四组立杆,每组立杆之间通过一组水平横杆连接;每组立杆中包括两根立杆和水平斜向连接在两根立杆之间的连杆;横杆和连杆将框架横截面围合呈中心对称的八边形、且对边并行;其中横杆位于对应的平模内侧、连杆位于对应的角模内侧。
所述框模液压杆一端的连接耳板与框模的立柱连接、另一端的连接耳板与平模对应连接,且框模液压杆垂直于对应连接的平模。这样,保证了在框模液压杆在推动平模平移的过程中,平模垂直受力、受力稳定、不会偏移。
所述框模的立柱在竖向上至少连接两个框模液压杆。
所述框模的立杆顶部还连接有防护平台。
所述框模的立杆底部设有框模连接板、并通过紧固件与操作平台连接。保证框模的稳定性,不会在升降过程中或者平模平移过程中位置产生偏移。
所述平模是由一组平模单元依次拼接而成,平模单元之间相邻的连接边通过紧固件连接.且端部的平模单元的侧边设置卡条。
所述卡条横截面呈L形,一肢固定在平模端部,另一肢贴合在限位翼缘内侧。
所述角模包括内角模和外角板,所述内角模呈L形,其角部外侧面贴合设置有L形外角板;所述外角板的端部超出内角模的端部形成限位翼缘。
所述平模的内侧面通过连接件连接有背楞,所述背楞为双管组合结构,包括两根平行间隔分布的单管、且两单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背楞的两端对应连接有滑动背销。
所述滑动背销滑动连接在背楞的两单管之间,滑动背销的端部抵接在角模上、并通过紧固件与背楞紧固连接,滑动背销上设有穿过紧固件的长圆孔。平模和角模顶接就位后,滑动背销水平伸出背楞、顶接在角模上或者顶接在相邻对应的滑动背销上,实现平模和角模的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6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顶板早拆支撑模板
- 下一篇:混凝土管道现浇混凝土套环接口施工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