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线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7067.9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颜庆生;蔡智勇;刘广端;徐柏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R43/042 | 分类号: | H01R43/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把 打线 钳口 网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 托盘 弹簧 铰接 卡紧 省力 省时 网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网线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打线钳,包括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所述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一端进行铰接,所述第一钳把的端部设有打线钳口,所述打线钳口设有用于卡紧导线的卡槽,所述第二钳把设有与打线钳口配合的网线模块托盘,所述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之间还设有弹簧。通过该打线钳可将线快速打进网线模块中,同时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网线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打线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网络布线安装施工时,网线模块的制作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工作,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包括切线、剥线、模块打线、检测等步骤。目前,打线刀是市场上使用的主要打线专用工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打线刀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存在较大的缺点:1、打线时需一手抓着模块进行拿起,另一只手抓着打线刀用将线压入模块中,无着力点,且需要两只手同时用力,操作不方便;2、操作时需要用的力较大,当项目工程量大时,容易疲劳;3、由于不好使力,压接质量差,需反复检查和压接,工作效率低。4、操作过程中、由于模块较小,不好控制,操作过程中容易伤到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打线钳,通过该打线钳可将线快速打进网线模块中,同时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线钳,包括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所述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一端进行铰接,所述第一钳把的端部设有打线钳口,所述打线钳口设有用于卡紧导线的卡槽,所述第二钳把设有与打线钳口配合的网线模块托盘,所述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之间还设有弹簧。
在进行打线时,只需将网线模块放置在网线模块托盘上,用一只手轻轻扶着网线模块,将导线卡在打线钳口的卡槽内,打线钳口对准网线模块的金属夹子,用另一只手握紧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握紧处,即可将导线压进网线模块的金属夹子内并压断多余的线头,完成打线。因为网线模块托盘给网线模块提供一个着力点,只需轻轻扶,扶的手不用力,另一只手握紧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即可使打线钳口将导线打进到网线模块的金属夹子中,过程中省力方便,同时打线准确,压接质量好。同时弹簧是防止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过度打开或合紧,使其在进行打线后可进行自动复位,方便下次使用,同时保护人手避免被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夹伤。
进一步,网线模块托盘包括方形的实心凸块。在进行打线时,只需直接将网线模块放置在方形的实心凸块上即可,利用其平整的上表面进行支撑和稳固网线模块,形成一个着力点,使进行打线时使力方便。打线前,使网线模块的金属夹子的位置对准打线钳口的卡槽,在打线时,一只手轻扶网线模块,另一只手握紧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进行发力,即可快速平稳地将网线打入网线模块中并压断多余的线头。
进一步,第一钳把设有剪线刀,所述第二钳把设有与剪线刀配合的剥线口。剪线刀用于剪线和剥线,剥线口在剥线时用来固定网线。在进行打线之前需要对网线进行剪线和剥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均设有防滑把套。防滑把套采用波浪塑料外套,具有防滑作用,操作时便于手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是;
1、操作方便,不需要用手抓着模块,设有网线模块托盘作为打线的着力点,使力方便,打线快速、质量高。
2、打线钳杠杆原理,打线时只需使用较少的力就可以把线压入模块并压断多余的线头,省时省力。
3网线模块压接质量好,不需反复检查和多次压接,工作效率高。
4、操作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力点,不需要用手用力凭空抓着模块,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容易伤到手。
5防滑手柄,采用波浪塑料外套,具有防滑作用,操作时便于手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7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