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污水处理多级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8265.7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0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妹;肖养遴;雷斌;唐雪云;周明佳;崔炳辰;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周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口 沉淀 三级沉淀池 一级沉淀池 沉淀处理 多级沉淀 二级沉淀 出水口 污水 污水处理 施工空间 进水口 移动式 吊耳 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市政管网 未处理 起吊 水泵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移动式污水处理多级沉淀装置,包括具有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的沉淀体以及多个设在沉淀体顶部的吊耳,沉淀体形成有进水口、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以及出水口;水泵通过进水口将未处理污水抽入一级沉淀池,通过第一溢流口使经过一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二溢流口使经过二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三级沉淀池,通过出水口将经过三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以及出水口分别处于沉淀体的上部。在施工空间相对狭小的情况下,通过对吊耳的起吊,使沉淀体移动至相应的施工空间,满足就地实现多级沉淀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移动式污水处理多级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使污水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目前,城市地下管网埋设施工时,需先进行管网基坑或沟槽开挖,开挖的断面一般较小,范围为2~4m,开挖的深度通常较浅,范围为2~6m,施工时采用临时支护措施,采用分段开挖,分段埋设施工布置,具有开挖线路长、施工空间狭小、作业时间短、分段流水作业等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开挖基坑或沟槽时,由于施工空间相对狭小,对产生的污水难以采用就地挖设三级沉淀池进行污水处理,导致无法满足污水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式污水处理多级沉淀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施工空间相对狭小时,无法满足污水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多级沉淀装置,包括具有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的沉淀体以及多个设在沉淀体顶部的吊耳,所述沉淀体形成有进水口、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以及出水口;水泵通过所述进水口将未处理污水抽入一级沉淀池,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口使经过所述一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所述第二溢流口使经过所述二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所述三级沉淀池,通过所述出水口将经过所述三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市政管网;所述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以及所述出水口分别处于所述沉淀体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体设有第一分隔板以及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分隔所述沉淀体形成互不连通的所述一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以及所述三级沉淀池,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部形成所述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部形成所述第二溢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口与所述第二溢流口呈错位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池具有可容纳污水量的第一容积,所述二级沉淀池具有可容纳污水量的第二容积,所述三级沉淀池具有可容纳污水量的第三容积,所述第一容积分别大于所述第二容积和所述第三容积。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体的下部设有多个用于污水沉淀的泥渣排放的排污口,多个所述排污口与所述一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以及所述三级沉淀池一一对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设有开关阀门,当进行污水处理时,所述开关阀门呈关闭状态;当进行泥渣排放时,所述开关阀门呈开启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体呈长方体状,多个所述吊耳分别设在所述沉淀体的顶部的四个角;所述吊耳具有延伸至所述沉淀体上方的吊取端,所述吊取端朝上拱起呈弧形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形成在所述沉淀体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口的顶部设有的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沿背离所述一级沉淀池方向呈水平延伸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溢流口的顶部设有的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二遮挡板沿背离所述二级沉淀池方向呈水平延伸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8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污水回收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电解液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