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共交通车辆发车间隔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9347.3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昕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65;G08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萌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车间隔 控制装置 站点 公共交通车辆 第二通讯模块 第一通讯模块 采集单元 车内人数 人数采集 定位仪 处理器 车内 采集 车辆代码 传输车辆 传输站点 定位车辆 实时调整 运营状态 站点代码 出行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公共交通车辆发车间隔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站点人数采集单元,所述站点人数采集单元采集站点内的人数;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用于传输站点代码及该站点代码对应站点内的人数;车内人数采集单元,所述车内人数采集单元采集车内的人数;定位仪,所述定位仪定位车辆的位置信息;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传输车辆代码、该车辆代码对应的车内的人数及位置信息;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各站点内的人数、各已处于运营状态的车辆的位置,以及车辆内的人数对公共交通车辆的发车间隔进行调整。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人流情况实时调整发车间隔,合理利用资源并有利于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公共交通车辆发车间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轻轨列车及渡轮等是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工具的调度及运营也成为了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公共交通的乘客在路线上、方向上、时间上、地点上都具有动态的分布,虽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波动。现有的公共交通工具的调度往往是依据调度员及驾驶员的经验判断客流的变化,从而制定发车间隔,比如,一般会在早高峰及晚高峰时缩短发车间隔,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早高峰及晚高峰的拥堵状况,但是该方法不能够根据人流的实际情况进行发车间隔的调整,这很容易出现因人流量过渡而造成的站点拥堵,或者因车次过多而造成的车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交通车辆发车间隔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人流情况实时调整发车间隔,合理利用资源并有利于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公共交通车辆发车间隔控制装置,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该控制装置包括:
站点人数采集单元,所述站点人数采集单元采集站点内的人数;
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用于传输站点代码及该站点代码对应站点内的人数;
车内人数采集单元,所述车内人数采集单元采集车内的人数;
定位仪,所述定位仪定位车辆的位置信息;
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传输车辆代码、该车辆代码对应的车内的人数及位置信息;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各站点内的人数、各已处于运营状态的车辆的位置,以及车辆内的人数对公共交通车辆的发车间隔进行调整。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车载乘客目的地检测单元及站点乘客目的地检测单元,所述车载乘客目的地检测单元及站点乘客目的地检测单元检测各站点及车辆内乘客的目的地,所述处理器根据各站点及车辆内乘客的目的地、各站点内的人数、各处于运营状态的车辆的位置及车辆内的人数对公共交通车辆的发车间隔进行调整。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乘客目的地检测单元及所述站点乘客目的地检测单元包括摄像头和/或公交刷卡机,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识别乘客的人脸信息,所述公交刷卡机用于采集公交卡信息。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该控制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公共交通系统依据日常运行而形成的各站点内人数-时间对应曲线,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人数-时间对应曲线以预测各站点内人数变化趋势,并根据人数变化趋势、站点内人数、车辆位置及车辆内人数对公共交通车辆的发车间隔进行调整。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输入在交通线路上临时发生的引起大规模人群聚散的变量事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变量事件所处的站点及人群规模对所述公共交通车辆的发车间隔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9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