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周转型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2095.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蒋汉军;杨文波;刘彭;刘涛;王志坚;姚才敬;杨进莲;卢唯;仲云;崔浩;荀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20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防护装置 固定孔 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 建筑施工 施工现场 防护栏 转型 安全文明 安全隐患 安装程序 防护栏杆 活动安装 节约材料 连接支座 施工过程 洞孔 内插 周转 穿过 防护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周转型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本体,防护装置本体是由若干个立柱、支座和防护栏杆以及紧固件四个部件相互拼搭连接构成,其中,在支座内插拔式设置有立柱,在立柱上安装有防护栏,防护栏活动安装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在立柱的顶部还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穿过设置在立柱上的固定孔连接支座。本实用新型安装程序简单,成本较低,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周转过程中不产生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对施工现场的临洞孔口进行防护,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再者,能够增强施工现场的感观质量,减少凌乱感,对安全文明施工作用较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时防护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周转型防护装置,主要是运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楼梯、临边洞口的的临时防护,属于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临边洞口的防护均采用钢管扣件进行临时防护,还没有形成一种定型化的防护装置,采用钢管扣件进行临时防护时,一方面,稳定性不够,受力时容易翻倒;另一方面,裸露在外的扣件、钢管头等容易刮伤人或撕扯到衣物,产生不安全因素;再者,用钢管扣件搭设临时临边防护装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材料的运转及固定;其次,影响施工现场的美观。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对建筑施工领域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而本实用新型正好针对上述施工漏洞,对传统的搭设方式加以改进,用立柱代替竖向钢管,取消了扣件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方便、快捷,大大较少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减少现场安全文明材料的材料投入,降低成本;经济环保;其次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加工成型,可进行多次周转,能够减少多次加工临时防护装置的费用;用时操作简便、快捷,大大提高工效;其材质均使用铁质,使用寿命长。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因此,需研制一种工作可靠性较高以及实用性较强的建筑施工用可周转性防护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传统施工过程中楼梯、临边洞孔的临时防护装置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现场施工中复杂和恶劣的施工条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有效减小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且增加整个施工现场的感观质量,有益于安全文明施工的这样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周转型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周转型防护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周转型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本体,该防护装置本体是由若干个立柱(1)、支座(2)和防护栏杆(3)以及紧固件(4)四个部件相互拼搭连接构成,其中,在支座(2)内插拔式设置有立柱(1),在立柱(1) 上安装有防护栏杆(3),防护栏杆(3)活动安装于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在立柱(1)的顶部还开设有固定孔(11),固定孔(11)内设置有紧固件(4),紧固件(4)穿过设置在立柱(1)上的固定孔(11)连接支座(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钢制方形体构件,在该方形体构件的顶部设有连体结构的盖板,在盖板的中部开设有一固定孔(11);在该方形体构件的四个侧立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防护栏杆(3)的连接孔(12),连接孔(12)沿立柱的高度方向开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座(2)整体为内部中空的钢制长方体构件,在该长方体构件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4),其中,在支座(2) 的任意两侧下端还对称设有支撑板(21),在支撑板(21)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2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座(2)的内径与立柱(1) 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支撑板(21)为L型结构的角钢,在该角钢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栓孔(22),两个螺栓孔(22)设置于同一条直线上,彼此对置,形成左右对称结构,膨胀螺栓(23)穿过该螺栓孔(22)后与地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2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