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游乐安全及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3490.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6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陆健;林涵;林伯正;杨辰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健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肩膀 环带 救生装置 水上游乐 用户肩膀 浮力体 状态时 救生 本实用新型 安全救生 四肢活动 通风透气 外力带动 下框架 轻便 入水 上浮 水中 套接 佩带 背负 遮掩 美观 安全 游泳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游乐安全及救生装置,包括肩膀环带和框架,肩膀环带套接在用户肩膀,通过连接部与框架结合,在外力带动下框架表现为平常状态或者救生状态。位于平常状态时,框架呈背负方式,轻便,通风透气,佩带舒适,不遮掩身形美观,不影响正常行走和四肢活动,也不影响入水游泳动作;位于救生状态时,框架转到位于肩膀上方,框架的前端后端带有浮力体,在水中浮力体通过框架、肩膀环带向上提拽用户肩膀达到上浮的安全救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游乐安全及救生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上救生装置,一般为救生衣、救生圈。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开或公告的201010197929X、2017105753754、2017105532253、2012101726492、 2005101308684、201611181121.6、2014100753097,它们做了如下的表述:该救生衣,由救生衣体、充气气囊、充气式救生器和固有浮力材料组成,救生衣体为开襟式背心结构,开襟处设有拉链,救生衣体领部设有口袋,充气气囊位于该口袋内,且其一侧与口袋内壁相连;救生衣体背部设有长条形的袋子,袋子内放置充气式救生器;救生衣体的内部设有固有浮力材料,救生衣体的胸部和腰部的外壁上均设有调节带,调节带端部设有第一魔术贴,相应的,救生衣体上设有第二魔术贴。救生衣在救生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不断地有新的设计出现。
但在休闲、娱乐、健身性质的游泳安全救生方面,救生衣显得不大合适,其穿着不美观,穿着不舒适,影响健身游玩的乐趣,救生衣的浮力作用使得人在水中游泳不舒适,不能正常游泳。所以,在海滨浴场、游泳池等场所少有人穿游泳衣。游泳圈同样会对练习游泳产生阻碍。只有一些还不会游泳的人,特别是儿童借助于游泳圈浮在水面。儿童一旦学会了游泳,在游泳时就不再喜欢使用游泳圈了,由此带来了游泳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上游乐安全及救生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救生衣、救生圈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上游乐安全及救生装置,包括两能分别套在用者两肩膀的肩膀环带和一刚性的框架,该肩膀环带通过连接部与框架结合,该连接部包括一个活络结构,通过外力能带动框架相对肩膀环带的位置和角度产生变化,且该变化至少表现为背负的平常状态和在肩膀上方的救生状态,该框架的前端后端都带有浮力体或设有能连接浮力体的连接机构,处于救生状态时浮力体通过框架和肩膀环带向上提拽用户肩膀。
一实施例之中:该连接部的活络结构包括两个相扣的环体,其中:一个环体与肩膀环带连接,另一个环体与框架连接。
一实施例之中:该连接部的活络结构包括两个环体,其中:一个环体与肩膀环带连接且该环体设弧线导槽,另一个环体与框架连接且该另一环体能沿着弧形导槽活动。
一实施例之中:该连接部的活络结构为转轴结构,该转轴结构包括横纵两方向转轴的结合体。
一实施例之中:该框架和活络结构或该框架和肩膀环带之间连接有阻尼锁定机构。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能绑在用户腰部的腰带,该腰带背处装接有弹性钩,该弹性钩钩接在框架,通过该钩接定位固定约束框架,且框架受拉位移超过预定范围,弹性钩脱离钩接约束。
一实施例之中:该框架上的浮力体包括可折叠气囊,可折叠气囊充入气体后膨胀,排出气体后能折叠收藏。
一实施例之中:该框架装接有压缩充气瓶、气管和阀门,该气管连接压缩充气瓶、阀门和气囊。
一实施例之中:该框架内设有能储存空气的腔体,该框架装接有气管和阀门,该腔体连接气管、阀门和气囊。
一实施例之中:该肩膀环带包括肩膀压板和肩膀绑带,肩膀绑带连接肩膀压板,肩膀压板上面设有肩膀环,肩膀环设弧形导槽,肩膀绑带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以能调节松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健,未经陆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34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救生带
- 下一篇:一种用于潜水呼吸器的加强型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