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隧相接外张式主缆悬索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4374.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2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文望青;王新国;廖祖江;周继;李喜平;柳鸣;张杰;涂杨志;王小飞;李元俊;史娣;尹书军;王鹏宇;张晓江;罗春林;崔苗苗;李桂林;田芳;周世惊;陈辉;郭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1/02 | 分类号: | E01D11/02;E01D19/1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缆 主梁 吊杆 外张 悬索桥结构 本实用新型 顶面 三维空间曲线 横向刚度 间隔分布 依次连接 逐渐增大 夹角为 钝角 隧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隧相接外张式主缆悬索桥结构,设于与隧道(1)相接地段,包括主梁(3),所述主梁(3)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外张式主缆(5),所述外张式主缆(5)和所述主梁(3)之间设有若干根间隔分布的倾斜吊杆(7),所述倾斜吊杆(7)与所述主梁(3)的顶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不同位置的所述倾斜吊杆(7)与所述主梁(3)的顶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不同,以形成不同倾斜角度的倾斜吊杆(7),且所述倾斜吊杆(7)的长度沿所述主梁(3)的中心向两端长度逐渐增大,依次连接所述倾斜吊杆(7)端部的外张式主缆(5)为三维空间曲线。本实用新型的主缆悬索桥结构,满足横向刚度要求,缩减主梁宽度和长度和主缆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桥隧相接外张式主缆悬索桥结构。
背景技术
铁路桥梁是铁路跨越河流、湖泊、海峡、山谷或其他障碍物,以及为实现铁路线路与铁路线路或道路的立体交叉而修建的构筑物。铁路桥梁荷载大,冲击力大,行车密度大,要求能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准高,特别是结构要求有一定的竖向横向刚度和动力性能。
传统的铁路悬索桥,多为对称平行索面主缆,且主梁和桥塔也以桥跨中心为对称结构,参见图1,主梁和桥塔均为对称结构,主缆平行于索面设置,吊杆垂直于主梁设置。但该桥梁结构形式只适用于横向刚度要求不高、两岸地形起伏不大、桥梁两侧不接隧道的情况。
当桥址处两岸地形高差较大或V形峡谷时,尤其是超过百米时且峡谷风速较大,而两岸又有隧道相接时,使用传统悬索桥形式存在很多缺陷:为适应高差较大的地形,桥塔也需对应设置相差巨大的高差,桥塔设置会造成投资浪费;另外主梁升入隧道距离过长,施工方案不可行;建成的悬索桥横向刚度差,不能满足峡谷风速较大横向刚度高的要求。为适应两岸地形高差和桥隧相接的工程建设条件,同时克服峡谷风大的不利条件,因此对新的结构形式探索势在必行。
专利CN108374322A公开了一种非对称主缆铁路悬索桥结构,包括横跨河谷连接高河岸和低河岸的主梁,还包括修筑于低河岸一侧的桥塔;桥塔沿竖直方向穿过主梁,桥塔上端布置有承重索缆;承重索缆一端与低河岸一侧的第一锚碇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桥塔上端与高河岸一侧的第二锚碇固定连接,承重索缆通过多根吊杆与主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锚碇与承重索缆连接点不高于桥塔与承重索缆连接点,所述的第二锚碇与承重索缆连接点不低于桥塔与承重索缆连接点。该专利同样为解决要高差较大悬索桥的问题,但没有解决主梁升入隧道距离过长及悬索桥横向刚度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隧相接外张式主缆悬索桥结构,倾斜吊杆梁端一侧的钢锚箱锚固于主梁两侧,倾斜吊杆与主梁的顶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不同位置的倾斜吊杆与主梁的顶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不同,形成不同倾斜角度的斜吊杆,从而达到辅助外张式主缆形成三维空间曲线,使悬索桥能在承受主梁纵向荷载的同时,极大增加其横向冲击的抵抗能力,提高横向刚度,以解决两岸地形高差较大或V形峡谷时,尤其是超过百米时且峡谷风速较大横向刚度要求高的问题。同时还能缩减了主梁宽度和长度,降低了主缆重量和整体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隧相接外张式主缆悬索桥结构,设于与隧道相接地段,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外张式主缆,所述外张式主缆和所述主梁之间设有若干根间隔分布的倾斜吊杆;
所述倾斜吊杆与所述主梁的顶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不同位置的所述倾斜吊杆与所述主梁的顶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不同,以形成不同倾斜角度的倾斜吊杆,且所述倾斜吊杆的长度沿所述主梁的中心向两端长度逐渐增大,依次连接所述倾斜吊杆端部的外张式主缆为三维空间曲线,以增强悬索桥的横向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和所述主梁之间设有桥隧相接梁段,所述桥隧相接梁段包括底部设有支撑于隧道底板顶面的小桥台。
进一步地,所述小桥台与所述主梁及隧道的轨道相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4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