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地暖加热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4827.9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0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叶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鑫之诚电子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24D3/14 | 分类号: | F24D3/14;F24D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世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内管 本实用新型 发热芯 加热器结构 通槽 通水 加热器技术领域 加热器 分体结构 加热功率 热胀冷缩 使用寿命 物理反应 循环利用 卡入 衰减 断电 加热 卡住 软化 张开 通电 维修 流通 购买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地暖加热器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为分体结构,内管内设置有用于通水的管道,外管内设置有用于卡住发热芯的通槽;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把发热芯卡在外管的通槽内,再将安装有发热芯的外管卡入内管的卡槽内,内管的管道内通水,则可以应用发热芯对管道内流通的水进行加热使之循环利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物理反应,在不断的通电断电的循环下外管会出现软化及张开的现象导致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功率的衰减,则可以更换外管即可,不需重新购买新的加热器,维修简单且成本低,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地暖加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标准号:GB / T 18883-2002)规定冬季采暖室内温度为16摄氏度到24摄氏度。
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具体地说,水地暖即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主要)和对流(次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水地暖的优点:没有辐射,发热平稳,适合老人小孩;地暖管与建筑同寿命;可以提供生活热水;经过20多年发展,维修保养技术成熟。
目前市场现有的PTC水地暖加热器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相比较节能幅度可达20%-40%,水暖系统可分室、分户控制,充分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并且不会发出任何噪音,不会扬尘,是一个非常环保节能的产品。但现有的PTC水地暖加热器结构都是采用内管、外管一体成型。这样设计结构,对生产、加工造成合格率偏低,生产成本高。因结构一体成型无法拆装,更换,所以导致整个产品报废,加大了生产成本及不良率的比例。在使用过程中产品中加热器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物理反应,在不断的通电断电的循环下压紧的铝型材会出现软化及张开的现象导致功率的衰减加快,在客户的使用过程如果出现其中一组PTC发热芯出现故障无法更换,维修,也加大了客户的使用成本及资源浪费,影响了客户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出现故障时方便更换、维修的一种水地暖加热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地暖加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设置有用于通水的管道,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用于卡住发热芯的通槽,所述内管和外管为分体结构,方便修理拆换。
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外管的,内管通过卡槽安装在外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槽呈‘凹’型开口槽;所述外管为方形管,所述卡槽卡住整个所述外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为宽面窄边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呈‘凹’型开口槽;所述外管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卡入所述卡槽的卡条,外管通过卡条固定在外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为方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的两侧壁设置有可向内折弯的折弯处。两侧壁向内折弯可以使外管装入发热芯后压紧方便,使发热芯压紧更平整,同时外管长期发热有了折弯处方便应对热胀冷缩,减少发热芯造成功率衰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或六个所述卡槽,卡槽形状相同,同时与之对应的外管相配,各外管形状也相同。
同时外管也可以通过螺钉或焊接安装内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鑫之诚电子制造厂,未经佛山市南海区鑫之诚电子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4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 下一篇:蓄热供热装置及蓄热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