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5393.4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9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颜紫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紫云 |
主分类号: | E01H3/02 | 分类号: | E01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管 支杆 建筑施工现场 导向风机 建筑工地 降尘装置 喷雾机构 固定座 连接管 上端部 雾化头 增压泵 角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 地面固定 间隔连接 膨胀螺栓 雾化装置 有效解决 装置操作 车载式 出水口 上开口 右端部 螺纹 竖向 雾化 旋拧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降尘装置,包括围绕建筑工地铺设的输水管,所述的输水管间隔连接有若干喷雾机构,所述的喷雾机构包括竖向的支杆,所述的支杆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杆上端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上开口的U型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U型支架左侧上端部固定设有横向的导向风机,所述的导向风机右端部通过螺纹旋拧有雾化头,所述的雾化头右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增压泵的出水口相连接,增压泵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输水管相连接。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可有效解决车载式雾化装置对建筑工地雾化降尘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的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地上,在进行某些项目施工的时候,通常会产生较多的灰尘,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尤其是附近有住宅的工地,对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种车载式雾化装置,主要对城市道路起到雾化降尘的作用。建筑工地工程面积较大,该种雾化装置通常个体比较小,若将该装置用于建筑工地,需要同时在建筑工地外围停靠多个才能起到降尘效果,耗费人力物力资源比较大,不利于降低降尘成本,且建筑工地通常不允许车辆长时间停留,该种降尘方式不太可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降尘装置,该装置采用围绕建筑施工现场铺设的方式,间隔设置对建筑工地雾化降尘的喷雾机构,可有效解决车载式雾化装置对建筑工地雾化降尘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降尘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围绕建筑工地铺设的输水管,所述的输水管间隔连接有若干喷雾机构,所述的喷雾机构包括竖向的支杆,所述的支杆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杆上端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上开口的U型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U型支架左侧上端部固定设有横向的导向风机,所述的导向风机右端部通过螺纹旋拧有雾化头,所述的雾化头右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增压泵的出水口相连接,增压泵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输水管相连接;
所述的导向风机包括圆柱筒状两端开口的第一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中设有电机轴朝左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设有转动头,转动头侧面均布有扇叶;驱动电机的连接线路穿过上侧的第一固定杆从第一壳体穿出与增压泵上的接线盒电性连接;
所述的雾化头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二壳体整体呈左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的第二壳体左端部通过螺纹与第一壳体右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壳体右端部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孔处设有便于进水的接口,接口右端部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接;接口左侧的第二壳体中设有尖头朝右的锥形挡块,锥形挡块侧面通过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壳体侧面固定连接;锥形挡块与第二壳体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缝隙;
所述的增压泵的进水接口与第二连接管上端口相连接,第二连接管与输水管上的出水接口相连接;
所述的增压泵外表面设有接线盒,接线盒分别与左侧的连接线路和右侧的电源线电性连接,接线盒上还设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竖向固定于支杆顶部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的第一固定块顶部与球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球头外套置有球帽,球帽上由外向内旋拧有螺栓,球帽上侧外表面竖向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的第二固定块顶部与U型支架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整体呈方形,在四角分别设有竖向的通孔,以便穿置膨胀螺栓。
优选的,所述的雾化头右侧的接口与第一连接管左端部通过活接连接,第一连接管右端部与增压泵的出水口通过活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紫云,未经颜紫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5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