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屏蔽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6971.6 | 申请日: | 201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0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元;秦超;吴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连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体 钩板 凸起 卡钩 通孔 尾板 插头胶芯 插头屏蔽 屏蔽效果 钩脚 后挡 内挡 前挡 外挡 压爪 按压 本实用新型 工作稳定性 抗干扰能力 密封效果好 插头外壳 电缆穿过 开口内缘 外界干扰 向内凸起 移位现象 圆心对称 外侧壁 外凸起 插拔 两通 内壁 内缘 首端 尾端 装配 电缆 开口 封闭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屏蔽罩,其包括一罩体,该罩体的首端为开口,尾端设有尾板进行封闭,尾板上设有两通孔,该通孔的内缘上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压爪,罩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后挡凸起和外挡钩板,罩体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前挡凸起和内挡钩板,罩体的开口内缘设有的钩脚;尾板上设有让电缆穿过的通孔,通孔上的压爪能按压在电缆上,配合紧密,密封效果好,有效提升屏蔽效果,通过后挡凸起和外挡钩板能紧密卡钩在插头外壳上,通过前挡凸起和内挡钩板能紧密卡钩在插头胶芯上,而钩脚能卡钩在插头胶芯前端,避免出现因插拔而出现移位现象,使得装配更为紧密,牢固,工作稳定性好,进而保证屏蔽效果,抗干扰能力强,减少外界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汽车连接器上的插头屏蔽罩。
背景技术
节能和环保是现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但是随之带来了能源消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电动汽车是以电能为能源,通过发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完全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因此,电动汽车作为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汽车上所用的大多数连接器都是低压连接器,并且连接器中没有电磁 屏蔽。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高压连接器被用于汽车上,目前我们 常用的具有高压、屏蔽和防水功能的连接器大部分都是金属壳体,但是对汽车 而言,金属连接器增加了汽车的重量,这与汽车的发展方向“更轻、更快、更 节能”的目标相矛盾。
公开号“CN203800255U”,名称为“一种汽车高压连接器”,其提供了一种汽车高压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插孔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插针,当第一连接部件套设于第二连接部件上时,插针插入插孔部件中;第一连接部件采用塑胶制成,其还包括第一屏蔽壳及第一防水壳,第一屏蔽壳套设于插孔部件的外围,所述第一防水壳套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外围;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采用塑胶制成,其还包括第二屏蔽壳及第二防水壳,所述第二屏蔽壳套设于所述插针的外围,所述第二防水壳套设于第二屏蔽壳的外围。其虽然设有屏蔽壳,提升了抗干扰性,但是其的屏蔽壳仍有改进的空间,如其与其它部件的配合不较紧密,装配稳定性差,易出现移动现象,影响至工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装配稳定性好,工作可靠性高的插头屏蔽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头屏蔽罩,其包括一罩体,该罩体的首端为开口,尾端设有尾板进行封闭,尾板上设有两通孔,该通孔的内缘上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压爪,所述罩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后挡凸起和外挡钩板,所述罩体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前挡凸起和内挡钩板,所述罩体的开口内缘设有的钩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脚的中部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爪倾斜设置,该压爪的下端设有水平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挡钩板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外挡钩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罩体的上侧壁尾部位置,另两个外挡钩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罩体的下侧壁尾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后挡凸起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所述罩体的上侧壁尾部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挡钩板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内挡钩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罩体的上侧壁中部位置,另两个内挡钩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罩体的下侧壁中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挡凸起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所述罩体的上侧壁中部一侧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连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连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6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