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式自激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0454.6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美青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蒋超 |
地址: | 317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激除尘器 湿式 水汽分离 进气腔 壳体 除尘腔 隔板部 蓄水槽 软管接头 集尘罩 作业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壁上安装 结构安装 结构分离 连接软管 气流流向 软管连接 出风口 导风板 前侧腔 泄水口 顶壁 内腔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自激除尘器,属于作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湿式自激除尘器不适合连接软管的问题。本湿式自激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和水汽分离结构,壳体中具有隔板部,隔板部的前侧腔室为进气腔,水汽分离结构安装在壳体除尘腔顶部,除尘腔内安装有位于水汽分离结构下方的蓄水槽,水汽分离结构分离出的介质会流入蓄水槽内,隔板部上开有与蓄水槽的底部相连通的泄水口;进气腔的一侧壁上安装有软管接头,除尘腔的顶壁上开有出风口;进气腔内安装有能使从软管接头进入进气腔内的气流流向壳体底部的导风板。本湿式自激除尘器与集尘罩之间适合采用软管连接,由此提高了湿式自激除尘器的应用范围,以及适合与现有集尘罩配套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湿式自激除尘器。
背景技术
湿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或者利用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作用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颗粒增大或留于固定容器内达到水和粉尘分离效果的装置。
水可通过喷淋形成水滴,也可采用气流自激形成水滴。关于自激形成水滴的相关文献如湿式除尘器(申请公布号CN106807176A),抛光集尘除尘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8393800A)。上述现有湿式除尘器中除尘部分与集尘部分之间仅适合直接相连通,并不适合采用软管相连通,其原因在于软管的口径远远小于现有除尘部分与集尘部分之间直接连接接口的面积,导致进入除尘部分气流流速过快,气流冲击在隔板的侧面上,将沿隔板侧面向下流淌的水流冲散,进而影响水滴产生量以及影响水和粉尘混合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想到调整软管接口的位置,使软管接口的位置高于泄水口,这样虽然能降低气流将水流冲散可能性,但粉尘会粘附在隔板的侧壁上,堆积的粉尘存在着影响除尘器使用安全性的风险,以及堆积的粉尘会使隔板更容易被锈蚀,进而影响除尘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湿式自激除尘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湿式自激除尘器与集尘罩之间适合采用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湿式自激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和水汽分离结构,壳体中具有隔板部,隔板部的前侧腔室为进气腔,隔板部的后侧部为除尘腔;壳体的内腔底部为盛水腔,隔板部与壳体的内腔底面之间具有间距;水汽分离结构安装在壳体除尘腔顶部,除尘腔内安装有位于水汽分离结构下方的蓄水槽,水汽分离结构分离出的介质会流入蓄水槽内,隔板部上开有与蓄水槽的底部相连通的泄水口;进气腔的一侧壁上安装有软管接头,除尘腔的顶壁上开有出风口;进气腔内安装有能使从软管接头进入进气腔内的气流流向壳体底部的导风板。
湿式自激除尘器使用时,盛水腔内盛放有水,通孔控制液面高度实现控制液面与隔板部底缘之间间距大小,保证气流经过液面与隔板部之间间隙使能自激产生水汽。风机与出风口相连通,集尘罩通过软管与软管接头相连接,风机运行时空气从集尘罩经软管流入湿式自激除尘器内。导风板使气流改变流动方向,即从水平流动改变为向下流动,使含尘气流冲击在水面上,这样既避免粉尘粘附在隔板部上以及避免堵塞泄水口,或将沿隔板部向下流淌的水流冲散,又使粉尘第一时间与水相接触,使向下冲击的粉尘与水混合,必然使部分粉尘吸附在水面上,达到预处理效果。
在上述的湿式自激除尘器中,所述导风板的底缘与隔板部的底缘齐平,这样使得导风板的底缘与液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气流经过上述间隙时也能自激产生水汽,进而提高水汽量以及提高水汽与粉尘混合度,实现提高除尘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湿式自激除尘器与集尘罩之间适合采用软管连接,由此提高了湿式自激除尘器的应用范围,以及适合与现有集尘罩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湿式自激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湿式自激除尘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湿式自激除尘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美青,未经陈美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0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药中间体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脱硫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