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0996.3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宇;辛福志;韩成全;李达;宋春波;齐海龙;王文韬;张守彬;李海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北大荒众荣农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23/02 | 分类号: | A01D2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23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体 本实用新型 传动组件 传动箱 秧机 地脚 对称安装 地轮 农业机械领域 整体经济效益 农作物果实 影响农作物 并排安装 机构连接 架体中部 由前至后 组件安装 打碎 残留 收获 土地 | ||
一种打秧机。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打秧机在对植物秧茎打碎率较低,致使部分秧茎残留在土地上,给农作物果实收获带来很大麻烦,影响农作物整体经济效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架体、两个地轮、传动箱组件、两个传动组件、两个打秧机构、两个地脚,两个地轮对称安装在架体的后端,两个打秧机构由前至后并排安装在架体的中部,两个地脚对称安装在架体的前端,传动箱组件安装在架体上,两个传动组件安装在架体中部的两侧,传动箱组件通过两个传动组件与两个打秧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秧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等农作物在收获前,需要先将其秧茎打碎,然后进行收割。现有打秧机在对植物秧茎打碎率较低,致使部分秧茎残留在土地上,给农作物果实收获带来很大麻烦,影响农作物整体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打秧机在对植物秧茎打碎率较低,致使部分秧茎残留在土地上,给农作物果实收获带来很大麻烦,影响农作物整体经济效益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打秧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架体、两个地轮、传动箱组件、两个传动组件、两个打秧机构、两个地脚,两个地轮对称安装在架体的后端,两个打秧机构由前至后并排安装在架体的中部,两个地脚对称安装在架体的前端,传动箱组件安装在架体上,两个传动组件安装在架体中部的两侧,传动箱组件通过两个传动组件与两个打秧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传动箱组件包括输入轴、输入齿轮、箱体、两个输出轴和两个输出齿轮,输入轴的一端设置在箱体内的输入齿轮连接,两个输出齿轮并排设置在箱体内,且输出齿轮位于输入齿轮两侧,输入齿轮与两个输出齿轮啮合,两个输出轴对称设置在箱体的两侧,且每个输出轴的一端均与一个输出齿轮连接,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打秧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打秧机构包括打秧轴和多个打秧轮,打秧轴安装在架体上,多个打秧轮并排套装在打秧轴上。
进一步的,每个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链条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套装在输出轴的另一端,从动链轮套装在打秧轴的端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扣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前后设置的两个打秧机构对农作物的秧茎进行粉碎,粉碎效率较现有打秧机提高了一倍以上,秧茎的粉碎率达到了95%;本发明使用一个传动箱组件带动两个打秧机构,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提高传动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传动箱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打秧机包括架体1、两个地轮2、传动箱组件3、两个传动组件4、两个打秧机构5、两个地脚6,两个地轮2对称安装在架体1的后端,两个打秧机构5由前至后并排安装在架体1的中部,两个地脚6对称安装在架体1的前端,传动箱组件3安装在架体1上,两个传动组件4 安装在架体1中部的两侧,传动箱组件3通过两个传动组件4与两个打秧机构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北大荒众荣农机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北大荒众荣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0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农作物收割工具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花生捡拾机的排草风机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