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口双线与单线转换电路及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3693.7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信号 高电平信号 过滤模块 发射端 接收端 双线 单线 串口 本实用新型 单线信号 第二信号 用电设备 转换电路 收发端 过滤 电路 串口通讯技术 传输线 低电平信号 连接线 不确定性 发送模块 分开发送 发射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串口通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串口双线与单线转换电路及用电设备,该电路包括双线信号发射端、双线信号接收端,以及与所述双线信号发射端和双线信号接收端均相连的单线信号收发端,所述电路还包括:连接在双线信号发射端的,用于过滤由双线信号发射端发出的高电平信号的第一信号过滤模块;连接在双线信号接收端的,用于过滤单线信号收发端发出的高电平信号的第二信号过滤模块;连接在所述双线信号接收端与第二信号过滤模块之间连接线上的第一高电平信号发送模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分开发送和接收,实现双线与单线的转换,避免了传输线上信号的不确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口双线与单线转换电路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用电设备,例如吸尘器,多是采用单线串口进行通讯,即发射端和接收端都是同一线上,然而上位机多采用双线串口通讯,通过双线串口与各用电设备进行通讯,然而,双线串口与单线串口之间直接进行通讯的时候,电路中会产生不稳定电平信号,为避免电平信号的不稳定,就需要在双线串口与单线串口之间进行转换,使得电平信号在双线串口与单线串口之间稳定传递,不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又能保证用电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口双线与单线转换电路,旨在解决如何将串行通信中接收和发送分开的双线结构转换为接收和发送合并的单线结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串口双线与单线转换电路,包括双线信号发射端、双线信号接收端,以及与所述双线信号发射端和双线信号接收端均相连的单线信号收发端,所述电路还包括:
连接在所述双线信号发射端与单线信号收发端之间,用于过滤由所述双线信号发射端发出的高电平信号的第一信号过滤模块;
连接在双线信号接收端与单线信号收发端之间,用于过滤由所述单线信号收发端发出的高电平信号的第二信号过滤模块;
连接在所述双线信号接收端与第二信号过滤模块之间连接线上的第一高电平信号发送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
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过滤模块与单线信号收发端之间连接线上的第二高电平信号发送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过滤模块包括:
控制极连接所述双线信号发射端、输出极接地的第一三极管;
一端连接电源、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输入极的第二电阻;
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输入极、输出极接地、输入极连接所述单线信号收发端的第二三极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控制极串联第一电阻后连接所述双线信号发射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过滤模块包括负极连接所述双线信号发射端的第一二极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发送模块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双线信号接收端与第二信号过滤模块之间连接线上,另一端连接电源的第四电阻。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高电平信号发送模块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过滤模块与单线信号收发端之间连接线上,另一端连接电源的第三电阻。
更进一步地,所述单线信号收发端串联第五电阻后与所述第一信号过滤模块和第二信号过滤模块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过滤模块包括负极连接所述双线信号发射端的第二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所述的串口双线与单线转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36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插拔硬件机构装置
- 下一篇:一种CAN总线数据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