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4207.3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6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荣;李波;何東莹;马金才;彭平;雷岩团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3/46 | 分类号: | H04B3/46;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波通信模块 电能计量 电能表 仿真单元 检测装置 连接线 检测 电力线 终端 载波电能表 便于携带 传统方式 工作现场 工作效率 人力物力 申请 室内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的检测装置,包括终端、电能表仿真单元、连接线和第一电力线,其中,所述终端与所述电能表仿真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电能表抄控单元与所述电能表仿真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力线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检测速度快,在室内就可对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进行检测,改变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工作人员到工作现场将载波通信模块插入到运行载波电能表中进行检测的工作方式,并且能够对不同相数的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进行检测,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载波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智能电能计量装置在电能计量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自动抄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能计量装置包括智能电能表和计量自动化终端,主要实现电能能量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计量自动化终端的下行通讯方式主要有RS485、小无线、微功率与低压第一电力线载波等,因可利用现有电力网、无需重新布线、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等特点,低压第一电力线载波技术已成为主流的通讯方式之一,使得载波电能表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通信技术的性能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需要对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进行必要的性能检测,以确定其能否正常工作。
每年有大量的载波电能表运用到工作现场中,当计量自动化系统中抄读不到某只载波电能表的电能能量数据时,目前的做法是直接更换该表计或者更换该表计的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并将该表计或者该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做报废处理。实际上,更换下来的部分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是可以再利用的,对此类的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就需做工作性能检测,以判断其能否再利用。
目前,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的检测方式为工作人员到工作现场将不同相数的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插入其对应相数的载波电能表中进行测试,再利用专门的设备对其测试,从而判断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能否正常传输电能能量数据。这样的检测方式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制定好工作计划,并且深入到工作现场,安全风险较大,因为更换下来的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数量巨大、种类多样,这样的检测方式还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工作人员到工作现场将不同相数的载波通信模块插入其对应相数的载波电能表中进行测试,从而引起的工作效率低、不安全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能计量载波通信模块的检测装置,包括:终端、电能表仿真单元、连接线和第一电力线,其中,
所述终端与所述电能表仿真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
所述电能表抄控单元与所述电能表仿真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力线连接;
所述电能表仿真单元包括外壳、终端连接口、微处理器、信号发射器、电力线耦合器、信号接收器和电源;
所述微处理器、所述信号发射器、所述电力线耦合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电源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外壳的外侧面设置有载波通信模块插槽;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一电力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圆孔后与所述电力线耦合器连接;
所述第一电力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能表抄控单元连接;
所述终端连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侧面;
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终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终端连接口的一端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终端连接口的另一端电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载波通信模块插槽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4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