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MIMO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4645.X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代鹏;尹鸿焰;徐鹏飞;谷媛;牛宝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5/10;H01Q5/20;H01Q5/307;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馈电 短枝节 接地 接地支架 支架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移动通信 接地部 天线 相邻设置 应用需求 左右两侧 馈电部 平齐 双频 延伸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MIMO天线结构,其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多个天线,所述天线包括有馈电支架、第一接地支架和第二接地支架,所述馈电支架上形成有相互电性连接的馈电部、馈电长枝节和馈电短枝节,所述馈电长枝节和馈电短枝节分别向所述馈电支架的左右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接地支架上形成有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地部和接地短枝节,所述馈电长枝节、馈电短枝节和接地短枝节相平齐,且所述接地短枝节与所述馈电短枝节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接地支架上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接地部和接地长枝节,所述接地长枝节延伸至所述馈电长枝节的上方且二者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可实现3300~3600MHz和4800MHz~5000MHz双频设计,进而满足应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MIMO天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MIMO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等移动通信领域,4G(第四代移动通信)通信系统依然是数据传输的主要通信系统,但是随着人们对速率,可靠性,低时延等的更高要求,4G通信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5G(第五代移动通信)通信系统开始因运而生。但是现有的5G通信系统难以实现3300~3600MHz和4800MHz~5000MHz双频设计,因而难以满足应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3300~3600MHz和4800MHz~5000MHz双频设计,进而满足应用需求的MIMO天线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MIMO天线结构,其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多个天线,所述天线包括有馈电支架、第一接地支架和第二接地支架,所述馈电支架上形成有相互电性连接的馈电部、馈电长枝节和馈电短枝节,所述馈电长枝节和馈电短枝节分别向所述馈电支架的左右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接地支架上形成有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地部和接地短枝节,所述馈电长枝节、馈电短枝节和接地短枝节相平齐,且所述接地短枝节与所述馈电短枝节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接地支架上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接地部和接地长枝节,所述接地长枝节延伸至所述馈电长枝节的上方且二者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馈电长枝节和接地长枝节均呈“U”形,所述馈电短枝节和接地短枝节均呈“L”形。
优选地,所述馈电长枝节、馈电短枝节和接地短枝节距离PCB板的高度均为2mm。
优选地,接地长枝节距离PCB板的高度均为4.5mm。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设有八个天线,八个天线对称设于PCB板的两侧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的两个天线角度一致,另六个天线沿轴线旋转预设角度后固定于所述PCB板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MIMO天线结构中,电流信号由PCB板馈入馈电部,然后向馈电长枝节和馈电短枝节分支:其一分支中,电流信号经过馈电长枝节,因馈电长枝节与接地长枝节距离较近、平行而产生耦合反应,馈电长枝节中的部分电流信号辐射到接地长枝节并产生电磁效应,之后电流信号通过第二接地部回到PCB板,最终产生谐振实现3300MHz~3600MHz频率覆盖;另一分支中,电流信号经过馈电短枝节,因馈电短枝节与接地短枝节距离较近、平行而产生耦合反应,馈电短枝节中的部分电流信号辐射到接地短枝节并产生电磁效应,之后电流信号通过第一接地部回到PCB板,最终产生谐振实现4800MHz~5000MHz频率覆盖。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3300~3600MHz和4800MHz~5000MHz的双频设计,进而满足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应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MIMO天线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天线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4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NB-IoT天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全面屏小净空金属边框手机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