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微地震采集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5830.0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生;张友山;宣金国;苗园园;程婷婷;查华胜;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泰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D21/02;G01V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仪 拾震器 安装孔洞 固定装置 微地震 本实用新型 环境传感器 圆柱形结构 震动传感器 踩踏检测 非接触式 检测设备 检测装置 井下环境 矿井安全 水泥浇灌 可检测 上端面 钻头 细杆 走动 口径 回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微地震采集仪,包括拾震器和环境传感器,所述拾震器为非接触式震动传感器,所述拾震器的上端面通过细杆连接有固定装置盒,所述固定装置盒为圆柱形结构。采集仪具有多种检测装置,可检测多种气体浓度,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了解井下环境,有利于保证矿井安全,同时,检测设备均位于安装孔洞内,能够大幅降低工人在来回走动时碰撞和踩踏检测设备的可能性。采集仪能够方便快捷的固定在多种口径的安装孔洞内,无需水泥浇灌进行固定,通过钻头进行固定,在使用完成后,还可方便的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监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微地震采集仪。
背景技术
微地震采集仪可实现对矿井的矿震信号进行采集监测,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服务,大大降低煤矿灾害损失,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现有的采集仪主要包括井下部分的检波测量探头,井上部分的信号采集站,和用于连接以上两部分的信号线组成,现有的检波测量探头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能检测震动信号,而在井下工作时,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温度和湿度都是十分重要的参数,且检波测量探头一般通过浇筑水泥进行固定,此方法不仅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且在任务完成后,无法将检测设备取出,只能丢弃,无法重复利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微地震采集仪,通过拾震器和环境传感器对环境信息进行检测,通过固定装置盒进行固定,实现同时采集多种信息,且方便进行回收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用途微地震采集仪,包括拾震器和环境传感器,所述拾震器为非接触式震动传感器,所述拾震器的上端面通过细杆连接有固定装置盒,所述固定装置盒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装置盒的上端面连接有用于提供电力和传输数据的供电信号线和提示灯,所述固定装置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分布的环境传感器。
所述固定装置盒的内底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有四个环形分布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四个所述连接轴转动插接在同一个十字形套筒中,所述十字形套筒通过连接杆与固定装置盒内顶壁的中心处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远离十字形套筒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三棱柱,所述三棱柱滑动插接在螺杆的端面上开设的三棱柱形通孔中,所述螺杆螺纹插接在固定装置盒的侧壁中。
所述三棱柱形通孔的内壁通过支架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轴心共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四棱柱,所述四棱柱滑动插接在钻头靠近第二电机的端面上开设的四棱柱槽中,所述钻头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所述钻头螺纹套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在三棱柱形通孔的内部滑动,所述螺纹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滑动插接在三棱柱形通孔的内壁上开设的滑动槽中,所述滑动槽靠近第二电机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电触块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导电触块上,所述弹簧与导电杆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传感器为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且四个环境传感器质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同轴贯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三棱柱形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环位于限位块和螺纹套筒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细杆连接在固定装置盒下端面的中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细杆的长度不小于固定装置盒直径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集仪具有多种检测装置,可检测多种气体浓度,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了解井下环境,有利于保证矿井安全,同时,检测设备均位于安装孔洞内,能够大幅降低工人在来回走动时碰撞和踩踏检测设备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泰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泰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5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潮解闪烁晶体的封装罐
- 下一篇:O型圈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