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浓度小水量可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6385.X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天宇;谢宁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宁汉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35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水量 厌氧池 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污泥出口 污水出口 废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斜管沉淀区 污水入口 调节池 厌氧段 连通 垃圾中转站 食品加工厂 污泥回流口 污水进水口 餐饮行业 顶部设置 动物饲养 生化污水 沼气出口 调温水 加药口 烟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度小水量可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段,厌氧段包括调节池A和厌氧池,厌氧池的上部设置有斜管沉淀区一,斜管沉淀区一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污水出口,厌氧池的下部设置有污泥出口和污水入口,调节池A包括污水进水口、污泥回流口、加药口、烟气调温水和污水出口,厌氧池的顶部设置有沼气出口,污水出口连通污水入口,污泥出口连通污泥出口。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小水量可生化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小水量高浓度可生化污水的处理,例如,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废水处理、食品加工厂和餐饮行业产生的废水处理及动物饲养产生的废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浓度小水量可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由于废水的成分更复杂,有些还有毒性,废水处理更困难也更重要。怎样依据废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废水处理有何原则,应该如何分类,不同行业的废水又该如何处理呢?
高浓度小水量的废水中,有害物质浓度高,由于水量小,污染物浓度高,所以采用生物处理难度较高。高浓度小水量的污水的危害性:一是需氧性危害: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有机废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多数水生物将死亡,从而产生恶臭,恶化水质和环境。二是感观性污染: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但使水体失去使用价值,更严重影响水体附近人民的正常生活。三是致毒性危害:超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物,会在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不断累积、储存,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针对高浓度小水量的废水:垃圾中转站废水、垃圾填埋场少量渗滤液、动物养殖场废水和餐饮食品加工废水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并未有有效地生物方法进行处理。
因此,需要一种高浓度小水量可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浓度小水量可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小水量可生化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浓度小水量可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段,所述厌氧段包括调节池A和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上部设置有斜管沉淀区一,所述斜管沉淀区一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污水出口,所述厌氧池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污泥出口和第二污水入口,所述厌氧池的顶部设置有沼气出口,
所述调节池A包括污水入口、厌氧污泥回流入口、污泥出口、加药口、烟气调温水入口和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入口;
所述第二污泥出口连通所述厌氧污泥回流入口,所述第二污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入口。
在厌氧段采取了厌氧段出水回流和厌氧污泥回流措施,并使厌氧段处理水量达到污水进水量的(1+n)倍,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进水有害物浓度,改善厌氧反应的初始条件,加快厌氧反应速率,提高厌氧反应效率。
在厌氧段的调节池A中加入厌氧池的沉淀污泥,以达到充分利用厌氧菌处理污水中有害物质的目的。
其中,在斜管沉淀区一的进水部分加入3#和4#药剂,以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3#药剂为混凝剂,4#药剂为弱碱性泥浆,污水在整个厌氧段的停留时间为16小时左右。
在调节池A中通入循环热水,对调节池A中污水进行加热,使污水温度达到35-45℃左右,其目的是提高厌氧反应效率,循环热水由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燃烧提供。
在厌氧反应区进水口附近加入1#和2#药剂,以提高后续厌氧反应的效率。其中,1#药剂为微生物酵素,2#药剂为酸碱中和剂。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好氧段,所述好氧段包括调节池B,所述调节池B设置有第三污水入口、第三污水出口和第三污泥出口,所述第二污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污水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宁汉,未经谢宁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6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污水与废气协同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针织印染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