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6960.6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5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徐炜;李志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F5/042;A61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体 支撑体 棘突 腰垫 腰椎椎体 转动连接 凸出地 康复 腰椎 镜面对称 剩余压力 受力平衡 传统的 受力 受压 对称 反弹 施加 压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呈镜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垫体包括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靠近所述第二垫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一垫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垫体包括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靠近所述第一垫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二垫体转动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在腰椎椎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使腰椎椎体的两侧对称受力,且不对棘突部分施加作用力,避免传统的腰垫对棘突部分的直接压迫,保持棘突两侧受力平衡,提高康复速度;腰垫能够反弹剩余压力,减轻患者受压处负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腰痛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临床诊疗中非常常见的疾病。当骨科相关的腰痛发生时,椎骨、关节、关节囊、韧带、肌肉及肌肉筋膜其中任何组织发生劳损或退变老化都可能是腰痛的直接原因。
对于大多数年轻的腰痛患者来说,腰痛首次发作时,仅会出现软组织的损伤或松弛,并不会形成严重的骨赘。而病因大都由姿势不当引起,如弯腰过度或者长期葛优躺导致腰椎小关节关节囊松弛,具体表现为腰椎曲线变直,腰肌劳损,且这些病变基本是短暂发病。即使由于长期不良习惯导致病变,如腰椎椎旁肌肉出现纤维化、脂肪化,关节囊长期松弛失效后引起后纵韧带继发性松弛,椎间盘周围的纤维环破裂,椎间盘向后突出等,仍然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患者痊愈。
但是由于医疗资源有限,且康复治疗的手段单一,导致患者无法获得有效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现有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卧硬板床休息、牵引、腰椎外固定保护以及药物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往往导致患者康复速度慢,使患者仍受腰痛困扰。
在进行康复治疗时,腰椎康复师建议患者平卧时腰部辅以衬垫,增加腰椎前凸,以恢复后方结构的稳定。但是,由于枕头或衬垫过薄,枕头或衬垫往往难以作用到特定的关节囊的局部。
此外,康复医生建议患者腰部垫圆柱形衬垫恢复腰椎的前凸,收缩松弛的关节囊及后纵韧带。但是圆柱形的衬垫首先作用于腰背部最突出于体表的棘突部分,可能导致力通过棘突传导至左右关节突时作用力的不对称,作用力也不能很好地作用在关节突上。同时腰肌劳损的患者往往合并棘间韧带的损伤或椎间盘盘源性的疼痛,直接作用于韧带或棘突的力可能对椎间盘造成旋转方向的剪切力,或者进一步加重棘上韧带的损伤。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避免直接作用棘突、使左右关节突受力对称的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呈镜面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垫体包括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靠近所述第二垫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一垫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垫体包括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靠近所述第一垫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二垫体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贯穿所述第一垫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所述第一支撑体还包括复数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和任一所述第一限位孔,对所述第一支撑体进行限位;和/或
所述第二垫体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贯穿所述第二垫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未经上海市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6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