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7410.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9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斌;王亮;郭晓英;刘文军;罗成鑫;刘思川;谭鸿波;葛均友;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袋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加强棱 袋体 排出 扁平状袋体 侧壁加强 积极意义 液体稳定 扁平状 袋口 个袋 环扣 侧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袋,包括袋口、袋体和袋底,袋体为扁平状,袋底包括两个袋底边沿加强棱,在两个加强棱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与环扣相连接,在扁平状袋体的每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侧壁加强棱。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输液袋中的液体稳定有效排出,提高了液体排出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容器,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袋。
背景技术
输液指的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通常包装在输液瓶或者输液袋中,因为输液袋更易运输和携带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通常使用的输液包装容器主要有玻璃瓶、塑料瓶和非PVC复合膜软袋等类型。
其中玻璃瓶易碎,运输不方便和不利回收等缺点,且玻璃瓶中容易出现微量的玻璃颗粒,存在危害健康的可能性,因此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少。非PVC复合膜软袋,在使用时不需要空气针,依靠外界大气压的作用,能够自由向内收缩变形,将容器内的液体自排干净。可防止环境内的空气对药物的污染,保证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健康。非PVC复合膜软袋都是使用双片复合膜及喉管,通过专用的设备和特定的模具热熔合成型后同时切边、灌装药液后热熔组合盖而形成的输液软袋包装容器。但目前软袋的生产,复合膜主要的缺点是热熔合质量不稳定,产品容易产生漏液现象,造成产品报废,合格率降低,而且制作成本较高。使用两步法生产的塑料瓶,透明度好,产量高,壁厚均匀,重量轻,成本低,在国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塑料瓶的缺点是很难将容器内的液体排干净,需要使用进气针,以保持瓶内外压力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进气针的输液袋,方便稳定排出液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输液袋,包括袋口、袋体和袋底,袋体为扁平状,袋底包括两个袋底边沿加强棱,在两个加强棱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与环扣相连接,在扁平状袋体的每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侧壁加强棱。
通过袋底边沿加强棱的设置,在输液时,环扣倒挂,在输液袋重力作用下,袋底边沿加强棱向中间移动,有利于稳定排出输液袋中的液体。侧壁加强棱的设置,也有利于促进输液袋中液体的排出。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在两个袋底边沿加强棱中间,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褶皱,形成袋底褶皱痕。袋底褶皱痕的设置,保证了袋底边沿加强棱向中间移动的位置,提高了输液精准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在扁平状袋体每个侧面的两个侧壁加强棱中间,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褶皱,形成侧壁褶皱痕。
侧壁褶皱痕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侧壁加强棱对输液袋中液体的排出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袋底边沿加强棱的强度和侧壁加强棱的强度均高于输液袋袋体其他部分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输液袋中的液体稳定有效排出,提高了液体排出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7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输液袋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输血袋的便携装夹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