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分流进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8492.6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2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杰;黄佳飞;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0 | 分类号: | G01N3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管 液相色谱仪 存储箱 分流进样装置 导管 本实用新型 背面固定 导管表面 导管内壁 方便拆卸 分析仪器 工作创造 工作效率 后续管道 螺纹连接 安装块 堵塞物 矩形箱 连通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线分流进样装置,包括液相色谱仪本体,所述液相色谱仪本体的顶部连通有导管,所述液相色谱仪本体的顶部且位于导管表面的两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存储箱和第二存储箱,所述液相色谱仪本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箱,所述第一存储箱和第二存储箱的顶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一端均贯穿导管并延伸至导管的内部,所述导管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仪器技术领域。该在线分流进样装置,可实现对分流管进行方便拆卸,为后续管道内堵塞物的清理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工作人员减轻了一定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线分流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仪是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后分析鉴定的仪器,现代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与经典液相柱色谱装置比较,具有高效、快速和灵敏等特点。
对于设置有分流模式的液相色谱仪来说,分流管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的样品都通过分流管道进入到仪器内部从而进行后续的检测分析工作,在长期的使用过后,其管道内壁容易残留有粘附物,滞留一段时间过后,会堵塞住管道从而影响其后续的使用,由于现有的分流管道大都是固定的从而不方便对其管道内壁的粘附物进行及时清理,为后续检测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影响,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线分流进样装置,解决了不方便对分流管进行方便拆装从而影响后续检测分析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在线分流进样装置,包括液相色谱仪本体,所述液相色谱仪本体的顶部连通有导管,所述液相色谱仪本体的顶部且位于导管表面的两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存储箱和第二存储箱,所述液相色谱仪本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箱,所述第一存储箱和第二存储箱的顶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一端均贯穿导管并延伸至导管的内部,所述导管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一端贯穿导管并延伸至导管的外部,所述弹簧杆延伸至导管外部的一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靠近导管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导管内壁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导管并延伸至导管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导管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相适配的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的一侧均贯穿固定槽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挤压块并延伸至挤压块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矩形箱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矩形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键,所述矩形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分流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比较单元、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开关、按键和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按键和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8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