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旋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0710.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5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范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剑鸣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志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大埔***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桨叶 驱动机构 旋翼 双旋翼飞行器 控制器 飞行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传动连接 转向机构 机身 载具 转向机构驱动 控制器控制 飞行状态 货物运输 同步的 飞行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上的旋翼、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和飞行器控制系统,旋翼包括左旋翼和设置于机身右侧的右旋翼,左旋翼包括第一桨叶和围设在第一桨叶周围的第一桨叶圈,右旋翼包括第二桨叶和围设在第二桨叶周围的第二桨叶圈,驱动机构一端与第一桨叶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桨叶传动连接,飞行器控制系统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藉由驱动机构而控制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旋转,转向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二控制器控制转向机构驱动驱动机构倾斜,驱动机构的倾斜同步的带动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倾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旋翼飞行器,结构简单、飞行状态灵活,可作为个人飞行载具及货物运输载具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双旋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代航空飞行器分为定翼飞行器、旋翼飞行器和气浮飞行器。定翼飞行器是利用切面不对称的翼片对空气进行线性切割,使上翼面与下翼面的空气产生相对流速差而产生升力;旋翼飞行器是利用切面不对称的翼片对空气周围进行圆周切割运动,使上翼面与下翼面的空气产生相对流速差而产生升力;气浮飞行器是利用气球装入密度较大气低的气体或者利用加热空气降低气球内空气的密度使气球上升。
旋翼飞行器包括单旋翼、双旋翼及多旋翼飞行器,在这几种结构中,旋翼在飞行器的上方,翼片旋转产生的升力牵引飞行器上升,在飞行过程中重力与升力平衡,保持飞行器的稳定飞行。但现有的飞行器中,旋翼的桨叶是单独设置在机身上的,周围没有任何遮挡物,这样容易造成桨叶的损坏,且在飞行器起飞时,所需动力消耗大,起飞效率不高,且外设的桨叶也不利于飞行器做翻滚、旋转等操作,使得飞行器的飞行状态不够灵活。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能轻松实现飞行器翻滚、倾斜等操作的飞行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飞行效率高且飞行状态灵活的双旋翼飞行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旋翼飞行器可用于个人飞行载具、货物运输载具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上的旋翼、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和飞行器控制系统,所述旋翼包括设置于机身左侧的左旋翼和设置于机身右侧的右旋翼,所述左旋翼包括第一桨叶和围设在第一桨叶周围的第一桨叶圈,所述右旋翼包括第二桨叶和围设在第二桨叶周围的第二桨叶圈,所述驱动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桨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桨叶传动连接,所述飞行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机身内部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藉由所述驱动机构而控制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的旋转,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转向机构电性连接,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向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倾斜,所述驱动机构的倾斜同步的带动所述第一桨叶、所述第二桨叶倾斜。
较佳地,所述第一桨叶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桨叶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机身的竖直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较佳地,所述左旋翼与所述右旋翼呈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机身的竖直轴线的左右两侧。左旋翼和右旋翼对称,有利于维持机身的平衡,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器的飞行状态也更加稳定。
较佳地,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桨叶电性连接,控制所述第一桨叶的旋转,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桨叶电性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桨叶的旋转。
较佳地,所述第一桨叶圈和所述第二桨叶圈呈环形结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在旋转时,桨叶周围的气流呈环形流转,将桨叶圈设计为环形,一是为了与气流的流转轨迹一致,在不影响各自桨叶周围气流流转的情况下,减少两个桨叶间的气流影响,二是环形结构的桨叶圈在空中前行时,可使得气流从桨叶圈周围流过,对桨叶的保护效果更好。
较佳地,所述第一桨叶圈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桨叶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桨叶圈的中心在所述第二桨叶的中心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剑鸣,未经黄剑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0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机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水功能抗碰撞的无人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