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对中机构及可调节电芯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0990.4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3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对中组件 对中机构 驱动组件 对中装置 可调节 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 传动连接 电池制造 倾斜向下 工作端 输出端 裙边 推挤 修边 变形 驱动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对中机构及可调节电芯对中装置,涉及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一种电芯对中机构,用于调整对中平台上电芯的位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一驱动组件和对中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所述对中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对中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对中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对中组件的工作端能够倾斜向下推挤电芯。一种可调节电芯对中装置包括电芯对中机构。缓解了传统对中过程容易使裙边变形而影响修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对中机构及可调节电芯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包膜后的电芯进行切边,再折边、烫边完成对电芯裙边的整修。为了提高制作效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电芯成型一体机内,需要对包膜后、待切边的电芯进行对中,也就是位置调整,使电芯按后续生产步骤中的要求放置。这样,转移装置就能直接提取定位好的电芯置入后续设备中。
传统的电芯对中定位机构,多采用气缸驱动左右两块夹板,对电芯夹一下,完成定位。这种夹板结构简单,但电芯的裙边有翘起时,平推过去的夹板容易带到电芯的裙边,从而压到裙边,导致裙边变形,影响后续的修边。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避开裙边的电芯对中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对中机构及可调节电芯对中装置,以缓解传统对中过程容易使裙边变形而影响修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对中机构,用于调整对中平台上电芯的位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一驱动组件和对中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所述对中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对中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对中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对中组件的工作端能够倾斜向下推挤电芯。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对中组件包括滑座、对中结构、导向座和连接座;
所述滑座与所述导向座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滑座与所述安装支架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座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对中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滑座铰接,靠近所述对中结构中部的位置处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对中结构的另一端用于抵接电芯;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导向座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滑座靠近所述导向座,并由所述滑座带动所述对中结构运动,使所述对中结构上用于与电芯接触的端部能够倾斜向下推挤电芯。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连接座上远离所述对中结构的端部设置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所述导向槽配合安装;
所述连接座能够通过所述滚动体相对于所述导向座运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槽至少包括倾斜段,所述倾斜段朝向所述对中平台的方向逐渐向下延伸。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对中结构包括桥板和推板;
所述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座及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推板与所述桥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上远离所述桥板的端部用于与电芯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0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胶辊、取胶组件和贴胶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封边用封头及其封装得到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