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1684.2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通兴远供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8;F22D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谷成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锅炉 烟气余热利用 脱除系统 烟气混合 白雾 冷凝除湿装置 深度利用 支烟道 余热 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 预热装置 出烟口 燃烧器 主烟道 减排 降湿 燃气 水资源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其包括燃气锅炉和燃烧器,燃气锅炉的出烟口连接有主、支烟道,主烟道上连接有余热深度利用装置、空气/烟气混合冷凝除湿装置和升温降湿装置,余热深度利用装置和空气/烟气混合冷凝除湿装置均与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连接,支烟道与空气/烟气混合预热装置连接。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可以实现节省燃气、降低减排、回收水资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锅炉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烟气清洁排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同时实现节能、低氮减排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的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消耗持续增加,减少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北京率先完成供热系统热源的煤改气,实现了北京城区无煤化,空气中烟尘与硫的含量得到了控制,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随后天津、河北、山西、新疆等主要供热区域也不断推进煤改气的进程,燃气锅炉在供热领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其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热效率高等优点,在城市区域供热方面被作为优选。
燃气锅炉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在使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
由于天然气的组成成分以CH4等为主要成分,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H2O,H2O在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锅炉排烟温度一般为160℃左右,也带来大量的热损失。
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高温的作用下,生成NOX约为200ppm,作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已经成为主要控制气体之一。
由于烟气中的水蒸气比例较高,在排放过程中遇到冷空气快速液化形成小水滴,产生白雾现象。白雾中的水蒸气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等在复杂环境下将成为形成雾霾的媒介。
通过对燃气成份的分析,可以获知,1m3天然气燃烧后可以产生约1.55kg水蒸气,也就是说每吨锅炉每天大约排出的水蒸气量约为2.6吨,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降低氮氧化物产生量,预热空气温度,回收利用烟气显热和潜热,烟气中水蒸气冷凝回收、净化烟气,降低烟气含湿量及相对湿度,削弱或避免白雾产生,实现节省燃气、降低减排、回收水资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燃气锅炉和燃烧器,所述燃气锅炉的出烟口连接有主烟道和支烟道,所述主烟道与烟囱连接,所述主烟道上依次连接有余热深度利用装置、空气/烟气混合冷凝除湿装置和升温降湿装置,所述余热深度利用装置和空气/烟气混合冷凝除湿装置均与一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连接,所述余热深度利用装置通过锅炉回水与流经余热深度利用装置的烟气进行换热,所述空气/烟气混合冷凝除湿装置通过室外空气与流经空气/烟气混合冷凝除湿装置的烟气进行换热,所述支烟道经过升温降湿装置并与流经其内的烟气换热后与一空气/烟气混合预热装置连接,所述空气/烟气混合预热装置的进风口用来通入空气,所述空气/烟气混合预热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风管与所述燃烧器连接,所述风管上设置有风压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其中所述余热深度利用装置内设有两条烟气通道和两条锅炉回水通道,所述烟气通道和锅炉回水通道交叉布置,两条所述烟气通道均与一冷凝水通道连通,所述冷凝水通道与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其中所述升温降湿装置由铝制板片真空焊接而成,所述铝制板片的一侧用于通过从所述冷凝除湿装置过来的低温烟气,所述铝制板片的另一侧用于通过从所述支烟道过来的高温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通兴远供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通兴远供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1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导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利用热风掺混消除锅炉烟囱烟羽的热风烟气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