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补光光源、及具有其的摄像机补光装置和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3044.5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石辉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光 芯片 补光光源 摄像机补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 波段 摄像机 刺眼 车牌识别 范围控制 曝光补偿 人脸识别 白光灯 光混合 白光 反光 人脸 色温 眩光 车牌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光光源及具有其的摄像机补光装置和摄像机,补光光源包括: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发出光处于650nm~850nm波段内,所述第二补光芯片为色温是2700K~6500K的白光;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同时开启,所述第二补光芯片的发出光与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发出光混合,形成曝光补偿光;输入到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电流强度与输入到所述第二补光芯片的电流强度大小的比值的范围控制为1:10~1:200。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析人脸和车牌的反光属性,将两种不同波段的光进行混合,这样既能改善现有白光灯刺眼(眩光)的情况,也能提高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补光光源、及具有其的摄像机补光装置和摄像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和夜晚彩色图像的摄像机中,由于夜晚环境光线严重不足,大部分摄像机通常使用白光灯进行补光,但是补光灯发出的光不仅会对人造成一定的眩光,而且由于人脸和车牌都会对一定波段的光进行反射,影响人脸和车牌的识别率。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光光源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光光源,补光光源包括包括: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发出光处于650nm~ 850nm波段内,所述第二补光芯片为色温是3000K的暖白光;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同时开启,所述第二补光芯片的发出光与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发出光混合,形成曝光补偿光;输入到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电流强度与输入到所述第二补光芯片的电流强度大小的比值的范围控制为1:10~1:20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发出光处于700nm~760nm波段内,所述第二补光芯片为色温是3000K的暖白光。
进一步地,输入到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电流强度为800mA,输入到所述暖白光的电流强度为5~10mA。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功率范围是0.5W~3W,所述第二补光芯片的功率范围是0.05W~1W。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的辐照区域呈锥体状,两所述辐照区域形成的重叠范围的光为所述曝光补偿光,且所述重叠范围临近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封装在一个导热板组上,所述导热板组安装到补光安装基板上,其中,所述导热板组包括导热连接层和散热基板,两个所述补光芯片均通过导热连接层固定到散热基板上,或者,多个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多个第二补光芯片交替隔开布置在补光安装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以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其中,并联连接的情形下: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各自通过相应的封装电路引脚与所述补光光源外部的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连接;串联连接的情形下:所述第一补光芯片和第二补光芯片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通过封装电路引脚与所述补光光源外部的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像机补光装置,摄像机补光装置包括补光光源、透镜、安装板组件和电流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补光光源布置在摄像机的镜头的一侧或两侧,所述补光光源的出光光路上设所述透镜,所述电流控制电路控制输送给所述补光光源的电流大小,所述补光光源通过所述安装板组件安装在摄像机上,其中,所述补光光源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补光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补光控制电路和第二补光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补光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补光芯片的封装电路引脚,所述第二补光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补光芯片的封装电路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3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