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伞裙的间隙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3320.8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7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铭;林盛强;黄丽君;林腾腾;王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46 | 分类号: | H01B17/46;H01B17/48;H01T1/08;H01T4/02;H01T4/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裙 灭弧装置 放电电极 接地电极 本实用新型 间隙防雷 间隔设置 逐渐增大 防雷 外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伞裙的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灭弧装置、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多个伞裙,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分别设置在灭弧装置两端,多个伞裙间隔设置在灭弧装置外周,多个伞裙的直径由灭弧装置设置放电电极的一端至设置接地电极的一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防雷效果更好,通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伞裙的间隙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发生雷击,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随之而起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导致绝缘子串烧毁及烧断导线的事故。因此电力线路的防雷一直都是电力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现有技术中采用直线型多间隙防雷装置进行线路防雷,但这种防雷装置采用光滑平整的外包裹绝缘结构,其整体的防污和爬电间距均较差,不仅影响其防雷效果,还不适用于某些污秽环境,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伞裙的间隙防雷装置,防雷效果更好,通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伞裙的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灭弧装置、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多个伞裙,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分别设置在灭弧装置两端,多个伞裙间隔设置在灭弧装置外周,多个伞裙的直径由灭弧装置设置放电电极的一端至设置接地电极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绝缘壳体、间隔设置绝缘壳体内的多个中间电极和间隔设置在绝缘壳体上的多个导气孔,两相邻中间电极之间形成有密闭的空气室,各空气室至少与一导气孔连通,所述伞裙设置在绝缘壳体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电极嵌入绝缘壳体内以使两相邻中间电极之间形成所述空气室。
进一步的,所述伞裙与绝缘壳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与伞裙均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灭弧装置内的第一端部电极和设置在第一端部电极一端且伸出灭弧装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接地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灭弧装置内的第二端部电极和设置在第二端部电极一端且伸出灭弧装置的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端部电极和中间电极均为非金属球形电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灭弧装置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伞裙,提高了间隙防雷装置的防污能力以及爬电距离,使防雷效果更好,在污秽环境中也能使用,通用性更强;多个伞裙的直径由灭弧装置设置放电电极的一端至设置接地电极的一端逐渐增大,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伞裙对灭弧瞬间电场的破坏,避免过早灭弧导致线路电压偏高,从而避免了伞裙对间隙防雷装置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灭弧装置;11、绝缘壳体;12、中间电极;13、导气孔;14、空气室;2、放电电极;21、第一端部电极;22、第一连接板;3、接地电极;31、第二端部电极;32、第二连接板;4、伞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3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废弃旧电缆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避雷器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