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稀土永磁磁悬浮交直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4068.2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济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济阁 |
主分类号: | H02K21/14 | 分类号: | H02K21/14;H02K5/16;H02K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3647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永磁 磁悬浮 直流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稀土永磁磁悬浮交直流电机,转子位于定子内部;在定子内圈均匀分布有若干定子磁铁,在转子外圈均匀分布有若干转子磁铁;定子磁铁与转子磁铁相邻的一侧的磁极相同;在每两个定子磁铁之间都设置一个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固定于定子内圈,定子铁芯的轴向沿着定子的直径方向;在定子铁芯上绕有输入直流三相绕组,即:第一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第一相U,与第一个定子铁芯紧邻的第二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第二相V,与第二个定子铁芯紧邻的第三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第三相W,设定U、V、W输入端为同名端,第一组U、V、W绕组异名端与第二组U、V、W绕组同名端连接,依次循环。减少电机运行摩擦损耗,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稀土永磁磁悬浮交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俗称马达),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动机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动力设备,它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从而带动电机轴旋转。电动机的工作效率较高,没有烟尘、气味,不污染环境,噪声也较小,使用和控制非常方便,能满足各种运行要求,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商业及家用电器、医疗电器设备等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机品种繁多,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对电动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既有电机性能方面的要求,也有对使用场合适应性的功能性要求。现有常规电机的工作效率低,损耗大,且散热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稀土永磁磁悬浮交直流电机,采用磁铁同性相斥的设计原理,使得定子转子相对磁悬浮,在转子旋转时定子磁铁对转子进行推动减少电机运行摩擦损耗,使得电机的工作效率高,损耗低;在动力输出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发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稀土永磁磁悬浮交直流电机,包括定子、定子磁铁、定子铁芯、转子和转子磁铁;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内部;在所述定子内圈均匀分布有若干定子磁铁,在所述转子外圈均匀分布有若干转子磁铁;所述定子磁铁与转子磁铁相邻的一侧的磁极相同;在每两个定子磁铁之间都设置一个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固定于定子内圈,定子铁芯的轴向沿着定子的直径方向;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绕有输入直流三相绕组,其具有如下的缠绕方式:第一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第一相U,与第一个定子铁芯紧邻的第二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第二相V,与第二个定子铁芯紧邻的第三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第三相W,与第三个定子铁芯紧邻的第四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一第一相U,与第四个定子铁芯紧邻的第五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第二相V,与第五个定子铁芯紧邻的第六个定子铁芯绕有直流第三相W,设定U、V、W输入端为同名端,第一组U、V、W绕组异名端与第二组U、V、W绕组同名端连接,依次循环。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出交流三相绕组,以相邻4个定子铁芯为一组虚拟输出铁芯,每组虚拟输出铁芯都绕有输出闭合线圈,设定A、B、C输出端为同名端,第一组A、B、C绕组异名端与第二组A、B、C绕组同名端连接使相同输出相的输出闭合线圈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为导磁钢圈或定子与定子铁芯同为矽钢形成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铁芯为矽钢铁芯。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磁铁的数量为12*N个,其中N表示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稀土永磁磁悬浮交直流电机的定子上开有电机引出线,定子一侧固定有定子端盖,所述转子连接到转子连接轴。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济阁,未经杨济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4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