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铡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7207.7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9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华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29/08 | 分类号: | A01F29/08;A01F29/10;A01F29/14;A01F29/18;A01F29/16;A01F29/09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刀 本实用新型 出料口 料筒 第一进料口 驱动机构 铡草装置 草料 铡草 切割方向 转动 垂直 伸出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铡草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料筒,第一料筒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处设置有切刀,切刀由驱动机构驱动,切刀的切割方向垂直于第一料筒的轴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将草料从第一进料口投入,然后从第一出料口伸出,驱动机构带动切刀转动,将草料切断,铡草效果好,且铡草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铡草装置。
背景技术
牛、羊等是我国最常见的家畜,因其肉质、奶制品口感较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因此,我国牛、羊等家畜的饲养较为常见,在草原等草类丰富地区,由于牛、羊喜食的草类分布集中,因此多采用放养的饲养方法,而在我国大多数没有草原的地区,多采用集中圈养的方式饲养,同时为了均衡营养,在给家畜喂食饲料的同时也会掺入草类,而采割的草尺寸较大,不便投食,同时也不便于家畜咬食、咀嚼,因此,在掺入饲料之前,需要将草铡断,但是由于不同种类的草的纤维分布情况不同,因此铡断的难易程度也不同,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刀刃直接垂直作用到草上,将其“砍断”,但是对于纤维丰富、枝叶较硬的草铡断效果不好,铡草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铡草效果不好、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铡草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料筒,第一料筒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处设置有切刀,切刀由驱动机构驱动,切刀的切割方向垂直于第一料筒的轴线。
优化的,所述第一进料口处设置有喂料装置,喂料装置包括至少三个传送带,所有传送带围成一送料通道,送料通道通向第一进料口。
优化的,所述第一进料口为喇叭形,外大内小。
优化的,第一出料口后方设置有第二料筒,第二料筒与第一料筒同轴设置,第二料筒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切刀位于第一出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
优化的,所述第二进料口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出料口的截面尺寸。
优化的,所述切刀的轮廓为渐开线形状,渐开线处设置第一刀刃,且第一出料口位于切刀转动时第一刀刃的切割范围内。
优化的,切刀上渐开线首尾连接的部分设置第二刀刃。
优化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优化的,所述驱动机构与切刀之间设置有减速器。
优化的,所述切刀运动轨迹的外部设置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将草料从第一进料口投入,然后从第一出料口伸出,驱动机构带动切刀转动,将草料切断,铡草效果好,且铡草效率高;
2.喂料装置提高了草料投入的速度,从提高铡草的效率;
3.第一进料口设置成喇叭形,外大内小,以便于草料的进入,提高铡草效率;
4.第二料筒的设置为待切割的草料提供了支点,使得草料同时搭在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之间,以防止切刀作用于草料时,草料远离第一料筒的端部晃动而不利于切割工作的进行,提高切割效果,保证草料被正常切断;
5.第二进料口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出料口的截面尺寸,便于草料从第一出料口进入第二进料口中,保证铡草工作的正常进行;
6.将切刀的轮廓设置成渐开线形状,改变传统铡草动作中切刀垂直作用于草料上,而将垂直“砍断”动作转化成切刀相对于草料滑动切入的动作,从而更好的将草料切断,以便于切断不易砍断的顽固草料,提高铡草效果,提高铡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华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华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7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业用牧草粉碎设备
- 下一篇:新型秸秆粉碎及传送机